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
近日,华东师大博物馆申报的“从学生志愿者到策展人: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青年力量’教育实践”获评2024年度上海市博物馆卓越教育项目。
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始建于1952年,并在历史、钱币、生物、地理、民俗等专业分馆的基础上于2018年成立总馆。经过几代华东师大人的努力,不断完善和创新文化遗产收藏、保护、展示、教育、研究等功能,以“综合馆与专题馆结合,常设展与主题展并举”的办馆模式,形成1个总馆和7个专业分馆(历史文物博物馆、古钱币博物馆、生物博物馆、地理学博物馆、“海上风”民俗博物馆、教育影像博物馆、心理学科普馆)的“博物馆群”格局。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恰逢周日,校内多个特色场馆特别安排了开放时间和特色活动!这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周末,正是沉浸式感受文明魅力、解锁知识宝藏的绝佳时机,快来开启一场博物馆奇妙之旅吧!
AI与
馆藏
王毓铨《中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
以往古钱收藏家都是依照古钱的形制,或古钱形制的一部分,给它们起个名字。于是有铲币、空首布、方足布、尖足布等等称号。后来研究或著录布钱的人,已经感到这种分类法不够,所以除了依照布钱的足以外,又加上它的肩作特征来命名。
为了更好地介绍春秋战国时期钱币的形制和来源,我们尝试用AI生成了以下图片。
✦
▲ 平肩弧足空首布(春秋) 左图为AI生成的钱币拟人
(华东师范大学古钱币博物馆藏)
这件平肩弧足空首布长9.0厘米,宽5.0厘米。是从早期空首大布发展而来,币身缩短,足部弧度减小,重量也相对减轻。平肩空首布大多都铸有文字,只有少数素面无文。銎部保留了中空的形式。
——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编:《中国历代钱币》
▷ 布币是由青铜农具演变而来。
✦
▲ 齐刀(战国) 左图为AI生成的钱币拟人
(华东师范大学古钱币博物馆藏)
这件齐刀长19.0厘米,宽3.5厘米。刀币为春秋战国时期所铸铜币,由生产工具演变而成,流通于齐、燕、赵等国。其形制模仿青铜刀削。齐刀为齐国铸造的货币。钱文自上而下为“齐之法化”,“法化”为标准铸币之意。背面三道横纹下有一铭文“日”。
——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编:《中国历代钱币》
除古代钱币外,博物馆里的陶瓷器也有类似的命名规律,如双耳彩陶罐。
✦
▲ 双耳彩陶罐(新石器时代) 左图为AI生成的陶器拟人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文物博物馆藏)
这件双耳彩陶罐长15.7厘米,宽14.6厘米,高11.5厘米,口沿直径9.5厘米,圈足直径6.7厘米。敞口、深腹,平底,双耳贴于口沿下方。红陶上绘有方格纹、条带纹、圆圈纹等多种几何纹样,体现了新石器时期彩陶艺术的创作水平。
——《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精品图集(一)》
更多可拟人器物
期待大家前来
历史文物博物馆
和古钱币博物馆
一起寻找、创作!
5·18
华东师大场馆展讯
爱国爱群:光华大学建校100周年档案文献展
2025年5月18日(周日)
9:00—11:30 14:00—16:30
普陀校区博创楼二楼展厅
(金沙江路校门旁)
常规开放时间:
2025年4月22日—7月22日
每周一至周五
9:00—11:30 14:00—16:30
(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生物博物馆
活动一
活动二
家乡秀: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文化展览
2025年5月17日(周六)、5月18日(周日)
13:30—17:30
闵行校区实验B楼南门
常规开放时间:学期内,每周三、周六
13:30—17:30
(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历史文物博物馆与古钱币博物馆
2025年5月18日(周日)
8:30—16:30
普陀校区图书馆十楼
注:校外人员请携带身份证
常规开放时间:学期内,每周二、周四
8:30—11:30 13:30—16:30
(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理学博物馆
2025年5月18日(周日)
9:00—12:00 13:00—16:00
闵行校区实验C楼四楼
“海上风”民俗博物馆
衣被天下 芳泽千秋:黄道婆创新精神与棉纺织文化展(云展览)
▲ 扫描图中二维码开始云游
心理学科普馆
展览预告
破苛记:自我关怀主题心理学科普展
2025年5月22日—6月30日
(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普陀校区孟宪承·刘佛年教育成就陈列室一楼
心理学科普馆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杨莹著作《自我关怀:走出苛责的怪圈》共同策展。以自我关怀为核心主题,打造一场集学术深度、实践温度与社会关怀于一体的科普盛宴。本次展览聚焦自我关怀这一关键心理能力,围绕自我关怀三大核心维度(善待自己、共同人性、静观当下),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展板演示,引导青少年及公众打破“自我苛责”的思维怪圈,学会以善意与科学的方式接纳自我、调节情绪、建立积极的心理韧性。
▲ 普陀校区各场馆分布图
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网址:http://museum.ecnu.edu.cn/
图文来源|华东师大博物馆群、档案馆
责编|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