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叔叔阿姨,你们送来的秧苗一定会在我们的细心呵护下茁壮成长!”5月16日,2025年静安区劳动教育月展示交流活动举行,上海市静安区永兴路第二小学的学生收到了新一批秧苗,下个月就将进行插秧种植。
去年,永兴路二小的学生在校园里种植的半亩稻田喜获丰收。在此次活动中,他们将稻田的沙盘模型带到展示交流活动的“小静小安赶集啦”静安学生劳动教育成果集市,向来往的学生、老师介绍学校的科学种植方法。他们还收到了光明农业发展集团赠送的“光明谷锦”优质大米秧苗,“下个月我们就将把新秧苗插秧,期待能种出更加香甜软糯、适合我们口味的稻米。”孩子们高兴地说。
举行活动的上海市朝阳中学的展馆内,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浓香、蔬果的清香,一排排整齐的摊位上摆放着来自静安区各中小学的劳动成果,“这是我们今天早上刚刚采摘下来的迷迭香,可以用来烧菜!”“欢迎来到藏韵小栈,尝一尝我们自己做的糌粑!”“这是我们跟着非遗传承人做的盘扣。”……学生积极向到场的学生、老师推荐,学生、老师一边体验一边品尝,走的时候还带上了版画、盘扣、手串、剪纸、漆扇等劳动成果。
朝阳中学的学生推出了摊位“阳光校园梦想绿洲”。前几天,朝阳中学食堂的叔叔阿姨、退休教师,还有学生的家长,收到了学生送来的一份特殊礼物——学生自己动手在校园里的心淑园小农场种植的蔬菜。“心淑园小农场曾经堆满碎石、荒草丛生、蚊虫飞舞,学生们用自己的双手让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朝阳中学校长王隶感慨地说。
上海市静安区劳动教育指导中心也在活动当天揭牌,该中心由区教育局直接领导,设于静安区少年宫,未来将积极联动各中小学校、实践基地以及专家团队,整合资源、优化机制,探索科技与劳动教育融合实施路径,构建“科技引领”为特色的新时代劳动教育范式;创新多方协同实施机制,形成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齐参与的劳动教育新格局。区劳动教育指导中心将针对中小学劳动教育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指导方案,为学校提供辅导、咨询等专业支持,系统、全面建设具有静安特色的劳动课程体系,多渠道开展高质量的劳动教师队伍建设等。
静安区创新构建劳动教育教联体,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资源,推出协同育人新举措,成立了静安区劳动教育实践联盟,携手打造静安以劳育心五色图谱。首批联盟成员包括上海德尚研学实践研究中心、静安区教育局、区总工会、静安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静安区城管执法局、静安区彭浦镇人民政府、光明农业发展集团、上海璞康实业有限公司等八家单位。新成立的联盟与市级劳动实践基地、区劳动教育指导中心携手发布了涵盖农业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个领域八大模块共92项劳动实践活动,为静安劳动教育五色图谱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主题集市到经验分享,从机制创新到实践转化,静安正以创造性思维、项目化课程、多元化活动相结合,让静安劳动教育的五色图谱更丰满、更立体。静安区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周瑾表示,要持续优化“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生态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彰显静安属性的劳动教育特色品牌,建树劳动教育的标杆与典范。
文字:曹轶姗
图片由学校提供
编辑:王佳依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