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氟,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不是含氟牙膏和牙齿涂氟可以预防龋齿?其实,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几乎所有的天然水和食物中都有氟的身影。
氟对人体益处多多。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内大约90%的氟分布在牙齿和骨骼中,氟在骨骼和牙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指出,摄入适量的氟化物可以减少牙齿的溶解度、促进牙齿的再矿化和抑制口腔微生物生长,预防龋齿的发生。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也是安全、有效的防龋措施。另外,氟还可以维持正常人的神经兴奋和传导功能,维持甲状旁腺的正常功能。
既然氟这么重要,氟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当然不是,氟是一把“双刃剑”。
适量的氟摄入对人体有益,氟摄入过多就会引起急性或慢性氟中毒。急性氟中毒可见于从事相关生产作业的人群,主要以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的刺激性损伤为主;慢性氟中毒是人体通过外环境长期氟摄入过多引起的慢性蓄积性中毒,最常见的是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在自然条件下,人们长期生活在高氟环境中,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等摄入过量的氟而导致的全身慢性蓄积性中毒。根据氟摄入途径不同,地方性氟中毒可分为三种类型:饮水型氟中毒、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和饮茶型氟中毒。地方性氟中毒在我国分布广泛,山东省大部分地区是饮水型氟中毒病区。
地方性氟中毒主要侵犯牙齿和骨骼,导致氟斑牙和氟骨症。氟斑牙是地方性氟中毒最早期的表现,是牙发育期间因摄入过量氟化物而引起的牙齿损害,包括牙釉面呈白垩、着色或缺损。氟斑牙一旦形成,可是会终生伴随的,轻则影响美观,重则影响咀嚼及消化功能,危害健康。
氟骨症是指居民因摄入过量氟化物而引起的颈、腰及四肢大关节麻木、疼痛等症状。病情严重的话会导致弯腰驼背,造成行动不便,甚至瘫痪。氟骨症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主要以减轻痛苦、对症处理为主,重症患者需手术治疗。
预防地方性氟中毒,首先要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饮水型氟中毒的根本预防措施就是改水降氟,减少氟的摄入。目前我省在全部饮水型氟中毒病区都已经完成除氟改水,集中供水工程水氟含量达标。但是部分居民家中直接取用地下水的水井,仍然会有水氟超标的风险。
预防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应坚持以改良炉灶为主要措施,降低空气和食物氟污染,减少氟的摄入。饮用低氟砖茶是防治饮茶型氟中毒的根本措施。除此,还要加强健康教育,改变饮茶习惯,减少通过饮茶导致的氟摄入。
另外,建议居民增加膳食营养,经常食用含有钙、维生素C、维生素E、微量元素硒等的营养物质,提高抵抗力,增加机体对氟的拮抗作用,降低氟的危害。
作者:郭瑞娟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 整理 通讯员 刘祥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