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新闻 > 文章详情

这种常见疾病,近半数患者不吃药也能自愈,但要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转自:大众新闻 2025-05-17 17:33:14

一个平常的清晨,一位65岁的退休教师在晨光中练习八段锦,而她的血压计数值正见证着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

近半数未经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其血压在六年内竟能自然回归正常轨道。

这不是偶然事件,这是来自于一项权威期刊的研究成果。

这项发表于《eClinicalMedicine》的研究,揭示了人体自我修复的惊人潜能。

研究跟踪2760名未用药高血压患者发现,42%的参与者在6年内实现血压逆转(<140/90mmHg),其中29%的逆转效果持续超12年。

更值得注意的是,血压自然回落者心血管事件风险骤降34%。

这组数据直指医学界长期忽视的真相——部分高血压可能只是身体发出的"压力信号",而非不可逆的器质性病变。

研究人员通过机器学习建模发现,体重指数每下降1个单位,血压自然缓解概率提升18%;而每日酒精摄入量超过15克,则会使逆转可能性蒸发23%。

深入分析显示,血压自愈者普遍存在代谢微环境的系统性改善。

其体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较持续高血压者高出37%,意味着血管修复能力增强;

同时血清脂联素浓度提升42%,这种"代谢开关"激素能同时调节胰岛素敏感性和炎症反应。

有趣的是,即便服用降脂药(如他汀类)但未用降压药的患者,其血压逆转率仍比单纯生活方式干预组高15%。

研究团队提出"高血压表型三分法"新概念:

1.代谢型(BMI>25,可逆性强);2.应激型(交感神经过度激活);3.器质型(需药物干预)。

对于前两类,阶梯式干预方案显示显著效果:前6个月进行DASH饮食+动态血压监测,后续引入阻抗训练+生物反馈治疗。

在深圳试点项目中,这种分层管理使早期高血压患者的药物启动率降低61%。

关键时间窗在确诊后18个月内——此时血管重塑尚未完成。

建议采用"3×3×3"法则:每日3次深呼吸训练(每次3分钟),每周3次间歇性有氧运动,每餐3种颜色蔬果。

研究特别指出,凌晨3-5点的血压波动("晨峰现象")是观察自愈趋势的重要窗口,家庭监测应重点记录该时段数据。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建议所有吸烟者戒烟,尽量避免使用电子烟,以减少隐蔽性高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风险。

正常高值血压以及高血压患者均应限制长期饮酒。

对于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推荐以有氧运动为主,以抗阻运动为辅的混合训练,也建议同时结合呼吸训练与柔韧性和拉伸训练。

可以考虑通过认知行为治疗、正念和冥想、瑜伽、深呼吸练习等多种方法来减轻精神压力。

高血压患者应保持健康睡眠,改善睡眠障碍。

总的来看,这项研究不仅改写了高血压治疗指南,更重塑了我们对慢性病的认知:在人体这座精密生态系统中,或许从来都不存在"终身疾病",只是尚未发现自愈通路。

当医学从对抗转向对话,那些曾被判"终身服药"的诊断书,或许正等待着被重新书写。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国际科学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