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银行同业 > 文章详情

银端漫步丨九江路50号:中国建设银行上海第五支行(原上海公库)

转自:上海银行同业 2025-05-17 17:25:31

中国建设银行上海第五支行

(原上海公库)

上海市黄浦区九江路50号,曾是上海公库的所在地,也曾作为三井银行(日)的办公地点。这座建筑是上海市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由公和洋行设计,建于20世纪30年代,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共6层。建筑为简约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带有装饰艺术派纹样,花岗岩饰面,立面中部饰贯通四层的六边形巨柱。大厅高两层,四周作跑马廊,简约的中国藻井式天花,中央为玻璃天棚。

三井银行是日本大商业银行。三井企业集团的核心。前身是1874年成立的三井兑换店,主要为政府办理汇兑、兑换业务,1876年改组为银行,是日本创立较早的民间银行。1943年与第一银行合并,后又吞并了第十五银行,改称“帝国银行”,成为当时日本最大的银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银行”瓦解,1948年与第一银行分开,1954年恢复原名。总行设在东京。上海分行成立于1917年,专办进出口的汇兑业务。

“上海公库”,是旧上海市政府的直属金融机构,除经营一般银行业务外,代理市政府发行债,票及还本付息、保管市属各机关及公共团体之财产、基金等。1955年3月起由房管部门管理。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税务局曾在此办公,现由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等单位使用。

上海公库旧址不仅是外滩街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市的历史文化地标。这座建筑见证了上海从近代到现代的变迁,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记忆。它反映了当时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繁荣景象,同时也是上海市民对于历史文化的珍视和保护。

建设银行第五支行始建于1984年7月,成立初期,第五支行王要经办地方级非工业系统基本建设拨款和拨改贷业务,对口服务上海市政府下辖各委办局及市属国资国企、伴随着改革开放和上海的飞速发展。截至2025年3月底,第五支行员工总量114人,平均年龄38.4岁,35岁及以下青年员工占比 40.4%,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94.7%。第五支行见证了上海改革开放,见证了城市面貌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历史,为上海市市政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自成立以来,第五支行先后向上海内环线南北高架、延安路隧道、轨道交通一二号线、八万人体育场、上海大剧院、国际赛车场、上海中心、长江隧桥、上海大歌剧院、青草沙水库、老港固废基地、城市更新、S3 公路、东方枢纽上海东站等城市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设施建设的重要工程项目提供了融资支持。

一直以来,第五支行始终坚定不移贯彻总分行各项决策部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并打造了一支信贷经验丰富、专业水平较高的核心客户服务团队,曾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金融先锋号”、“全国青年文明号”、“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供稿: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

我们提供上海银行业的资讯,与TA共同成长。这里是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微信平台

欢迎赐稿:editor@shbanking.cn

扫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银行资讯

长三角微信矩阵

江苏省银行业协会

浙江省银行业协会

安徽省银行业协会

宁波市银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