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六点开始,山东菏泽市定陶区南王店镇的西瓜市场就热闹起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们汇聚于此,挑选品质优良的西瓜运到当地的各大市场。可市场上的西瓜都大同小异,要怎么选择才能挑到上乘瓜?这时候远道而来的客商都会提前预约一位验瓜师,借助他们识别出甜度高、口感好的西瓜。
浙江客商:“一般来都找验瓜师,没有验瓜师,瓜里面不知道好差。经过验瓜师的手,拉回去的品质一般都达到95%以上。”
有着五年验瓜经验的马旗,在当地西瓜市场上是为数不多的女验瓜师,虽然入行不是太久,但她通过外观观察、敲击听声等方式,可以快速判断出西瓜的成熟度、甜度和口感,为采购商和消费者提供品质保障。
在大众印象里,冷门职业往往与“低收入”挂钩,而职业验瓜师凭高薪上热搜,就是典型反例。专业的验瓜师熟练掌握“一看、二摸、三听”的验瓜技能,两三秒钟就能判断出瓜熟没熟、好不好吃。每年夏天,他们都是西瓜主产区供不应求的“抢手人才”,大部分都能实现月入过万。
在上海浦东惠南镇,随着8424西瓜的上市,验瓜师朱林杰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节。三招定优劣、最忙日“弹”上万只、全上海首批验瓜师身份都成了朱林杰身上的“神秘光圈”。
说起入行,他告诉记者,2009年上海首次进行了西瓜品鉴师的测评,测评标准包括重量、皮厚、黑籽率、甜度等,最终综合分数最高的10位参赛者被认证为上海首批西瓜品鉴师,也就是“验瓜师”。当时年仅27岁的朱林杰,以误差最小而获得了第一名,正式走上了“验瓜”这条专业道路。
近几年,验瓜师需求旺盛,但真正肯入门从事这行的人却寥寥无几。朱林杰称,目前上海专职验瓜师仅10位左右。
谁能想到,比西瓜先一步冲上热搜的竟是“验瓜师”。“拍一拍”就能月入过万,引来大批“吃瓜群众”围观。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示了准备新增的17个新职业和42个新工种。从精准把控牲畜交易的“牲畜经纪人”,到运营集体资产的“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很多与农业相关。这些听着冷门的农业工作,已经不再是“小众边缘选择”,而是实打实的就业新出路。
想要跻身这些新兴职业的“黄金赛道”,绝非想象中那般轻松。例如无人机飞手通过操控无人机,给农田喷洒农药、施肥,看似站在了农业领域的“高薪风口”,实则需要跨越重重难关。
要让这些新兴冷门职业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就业选择,“农业+职业化”的发展路径急需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很多网友看到“验瓜月入3万”,表示“我也会,让我来”。事实上,验瓜师也需要经过培训和练习,并考取《西瓜品质鉴定师资格证》才能算作职业验瓜师。在各大西瓜产区,有这份证书的仅有寥寥数人。
此前,部分高校开设的“小龙虾专业”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有益探索——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置、校企合作的实践培养、行业认证的资质体系,成功培育出一批专业人才,学院就业率近100%。这种模式值得在更多农业新兴职业领域推广复制,让更多新兴职业摆脱经验传承的局限,走向标准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在农村生产方式变革与农业新质生产力推陈出新的时代浪潮中,如雨后春笋的新兴冷门职业不仅是农业职业版图的更新,更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经济发展活力的生动诠释。期待三农赛道下的“职业上新”,汇聚成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话说回来
夏天如何挑到好瓜?
团团为你送上4个小窍门
↓↓↓
来源:央视新闻、央视三农、央视网、新闻坊、网友评论等
责任编辑:连翊辰
校审:姚佳森
终审:沈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