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木纪程
——上海与新兴木刻的抗战叙事(1931-1949)
•••
向上滑动阅览
—
时代号角
——新兴木刻在上海的兴起
(1931-1937)
开埠以来,上海始终位于古与今、中与外文化交流碰撞的前沿阵地。20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中国左翼文化运动以上海为中心兴起和发展,在传播进步思想、促进抗日救亡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文学、戏剧、电影、美术、出版、文艺社科理论各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左翼文化运动秉承现实主义的文艺精神,推动了先进文化的大众化传播,吹响时代艺术变革的号角。
新兴木刻的诞生是左翼文化运动的硕果之一,离不开鲁迅的大力倡导,他考察中外美术运动的现状,结合中国社会现实,认为欧洲的创作版画具有较为可观的可操作性,“当革命之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正合于现代中国的一种艺术”,能够适应当时的中国国情,为社会变革服务。在他的扶持下,新兴木刻如同榛莽中的新芽,艰难而迅猛地发展。
鲁迅在新兴木刻发展过程中有多种身份,他大力引介西方现代木刻、编译画册、教育扶持,推动了新兴木刻的蓬勃发展,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导师。
《鲁迅先生像》力群 12.4x10.1cm 黑白木刻 1936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采取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
——鲁迅《〈木刻纪程〉小引》 1934年
(部分)
《金色的太阳》
陈烟桥 15.9x12.5cm 黑白木刻 1934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作品描绘了金色的太阳普照大地的场景。画面以近、中、远景三个层次表现,近景为一棵树和草丛,中景为田野和山丘,远景是太阳和白云。虽然木刻版画无法以色彩表现,但是作者以精妙的黑白构图表现了阳光灿烂的日子。以大密度的直线表现照射的阳光,颇有力度感和感染力,传递出太阳的力量。周围的白云以简洁的造型,犹如国画艺术中的留白手段,增加了画面的层次,也为太阳照射的刻画起到烘托的作用。
《守望》
陈烟桥 28.5x13cm 黑白木刻 1936年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作品刻画了红军长征的场景。正值红军长征顺利抵达陕北,作者陈烟桥创作了这件木刻作品。画面中一位红军战士双手紧握钢枪、背负手榴弹,左脚弓步向前,双目注视着远方。远处是胜利抵达陕北的红军大部队。作者通过着重刻画一位红军战士的形象,表现出红军对家园的守望。画面主要以黑色表现,线条粗犷有力。主体人物高大强健,突出红军战士的坚定和刚毅的品格。背景人物的刻画既说明了事件发生的场景,又增强了画面的空间层次感,更有力地映衬出主体人物。
《要求抗战者,杀!》
江丰 15.3x19.8cm 黑白木刻 1931年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该图作于中国新兴木刻运动萌芽时期,系江丰早期木刻代表作品之一。当时江丰在上海组建一八艺社研究所,从事左翼美术活动,试图以失业工人、行乞老人、拣破烂儿童等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为创作本源,来表达强烈的革命现实主义。该图主要是对“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主张“攘外必先安内”的强烈抗议,大面积的黑色背景挤压着拥挤、奔逃的人群,左上角持枪扫射的当权者与悲愤的人群构成鲜明的对比,刻画出民众被驱赶、迫害的紧张情形,揭露了压迫者的罪恶,表现了对受压迫者的深切同情以及要求抗日的决心与急切之情。
《怒吼》
黄新波 15.8x15.1cm 黑白木刻 1934年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该图以无产者的苦难与反抗为表现题材,暗合了其时盛行于上海的“左翼”文化思潮的阶级压迫理念。在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史上,“怒吼”成为木刻艺术创作的标语性口号之一,与之相关的图像类型作品十分常见,黄新波、赖少其、李桦、刘岘等人均作过此类题材的作品。这类作品具有较强的革命性、鼓动性。这件作品以挥拳怒吼的人物构成画面主体,在左侧分别有水灾图和干旱图,来展现底层民众流离失所的困苦,强化了主体人物的愤慨和抗争。此作收录在黄新波、刘岘合编,鲁迅作序的《未名木刻选》(又名《无名木刻集》)。
《囚徒》
郑野夫 18x15.1cm 黑白木刻 1931-1936年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又名《仇视》,系野夫木刻创作繁盛期代表作品之一。1928年至1936年间,野夫木刻创作进入黄金期,创作了大量木刻。除了《囚徒》《五一大游行》《黎明》等独幅木刻外,他还创作了连环木刻画,最具代表性的《水灾》(20幅)、《卖盐》(36幅)被鲁迅看好,送往法国巴黎、苏联莫斯科等地展出,并广为出版传播。《囚徒》特写般的近景头像视觉张力十足,仿佛要冲出画面,作者以粗犷的刀痕和线面处理展现出囚徒的外貌特征,他目光炯炯,眉头紧锁,紧握的右拳象征着坚定不屈的意志,极具感染力。
•••
刀木纪程——上海与新兴木刻的
抗战叙事(1931-1949)
/ 展览时间 /
2025.4.25—9.7
/ 展览地点 /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0米层20展厅
编辑:秦愫瑶 | 主任编辑:吴雯雯
当前展览
49米层展厅
美术作品中的上海
49米层艺术教育长廊
“我心中的敦煌”绘画作品展
41米层艺术教育长廊
“至真·致心”
——致敬大师·《赤子冠中》少儿绘画
创作活动优秀作品展
0米层中厅、23展厅
星光云水
——星云大师的笔墨情怀主题书法展
0米层15、16展厅
黄阿忠:一涂一抹总关情
0米层20展厅
刀木纪程——上海与新兴木刻的
抗战叙事(1931-1949)
0米层E空间
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
——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
(上海巡展)
/ 开放时间 /
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进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交通信息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
/ 地铁路线 /
地铁8号线-中华艺术宫站
停车可至洪山路停车场
(收费和开放信息以当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