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检察 > 文章详情

关注 | 聚焦民事虚假诉讼监督,宝山检察举行新闻发布会

转自:上海检察 2025-05-16 11:38:55

来源 | 宝山检察

为贯彻落实最高检“五号检察建议”,近年来,宝山区检察院将民事虚假诉讼监督作为做强民事检察工作的着力点,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依法办理了一批民事虚假诉讼监督案件。5月14日下午,宝山区检察院召开“民事虚假诉讼监督”检察开放日暨新闻发布会,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媒体记者等应邀出席。

 实地参观 

活动伊始,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上海市检察机关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履职成果展,了解了上海检察机关在开展民生司法保障工作中取得的成效。

 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上,宝山区检察院发布民事虚假诉讼监督相关工作情况及典型案例。

2020年7月至2025年4月,宝山区检察院共办理涉虚假诉讼案件83件,提请上级院抗诉18件,均获支抗;提出再审检察建议11件,均获采纳;发出审判程序违法和执行监督检察建议27件,均收到回复并采纳;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4件,均收到回复并采纳;移送其他检察机关或其他部门线索4件

在开展虚假诉讼检察监督工作中,宝山区检察院积极探索机制、工作方法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构建内外协作机制

凝聚虚假诉讼打击合力

为加强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的外部配合,宝山区检察院与宝山公安分局签订了《关于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的若干意见》,对虚假诉讼高发领域中特别需要关注的案件予以明确,并对虚假诉讼线索的审查和移送程序等作出具体规定。与区法院就涉虚假诉讼案件办理强化沟通协作,统一办案思路,提高办案质效。同时,不断强化内部沟通配合,一方面,加强民事检察与刑事检察等部门的横向配合,通过畅通内部线索移送,建立虚假诉讼线索即发现、即移送快速反应机制,形成民刑通力合作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加强与上级院的沟通配合,对于拟提请上级院抗诉的案件提前请示汇报,充分发挥一体化办案优势。

释放数字检察潜能

提升虚假诉讼办案质效

宝山区检察院在个案办理基础上及时提炼虚假诉讼案件特征,树立大数据监督思维模式,挖掘虚假诉讼案件线索,推动案件办理从个案到类案、从传统案卷审查到运用大数据筛查的新型监督模式转变,扩大虚假诉讼案件监督的质量和效果。如针对民间借贷纠纷中原告以套路贷方式形成的虚假诉讼案件,通过刑事案件被告人与民事案件原告身份信息比对方式,筛查发现错误民事裁判线索33件,经审查后对26件确有错误民事裁判及时依职权开展检察监督。

落实“一案三查”制度

延展虚假诉讼监督职能

宝山区检察院开展对裁判或调解书结果、审判程序、执行行为全流程检察监督,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在开展虚假诉讼监督工作中将矛盾化解贯穿办案始终,通过召开听证会的方式,听取当事人意见,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社会各界参与听证活动、联合释法说理,确保案结事了人和。

 座谈交流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对宝山区检察院近年来在民事虚假诉讼监督工作方面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民生权益保障工作开展交流讨论。

代表委员深入了解了民事检察职能,指出近年来虚假诉讼频发、隐蔽性强,专项监督意义重大,建议借大数据挖掘虚假诉讼高发线索,以典型案例强化普法宣传;细化虚假诉讼相关标准,建立涉案诉讼代理人等黑名单或诚信档案;完善民事庭审虚假陈述惩处体系,强化律师行业协同监督,及时宣传、告知当事人虚假陈述、伪造证据的法律风险。

下一步,宝山区检察院将继续综合运用“四大检察”职能,落实民生司法保障工作常态化开展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加强与区法院、公安分局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加大对虚假诉讼等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从严惩处侵害民生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