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新闻 > 文章详情

首任“县长”是孔子,看汶上如何涵养干部为政之德

转自:大众新闻 2025-05-15 21:34:45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初仕中都宰,担任汶上第一任‘县长’,一年时间就打造出‘路无拾遗,器不雕伪’的大治景象,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为政以德思想;新时代加强政德教育、涵养为政之德,作为汶上的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先行,将政德思想刻进骨子里、践行在工作中。”近日,在汶上县“孔子宰中都”政德教育馆思圣堂前,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刘圣振感慨道。

汶上县古称中都,是至圣孔子初仕地。近年来,汶上县深入挖掘“孔子宰中都”等特色文化资源,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干部政德教育深度融合路径,打造优质课程、擦亮特色品牌,面向本土及外地基层干部开展政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涵养新时代为政之德。

汶上县组织专业团队对“孔子宰中都”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系统梳理孔子的施政理念、治理措施,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政德思想和价值观念。县内有多处“孔子宰中都”遗址遗存,既是孔子在汶上做官的印迹,更是教育后人最好的教材。

“历代县官都将孔子作为榜样,北宋元祐三年,县令周师中在中都建立思圣堂,就是为了‘求孔子之意而行其政’,在县一级来讲,全国独此一家,也是我们现在政德教育的重要教学点。在这里,学员可以追思孔子为政以德、反省个人工作之失、警示自己勤政爱民。”汶上县干部政德教育中心副主任王莹介绍道。

为加强“孔子宰中都”系列文化遗址保护提升,汶上县打造汶上文庙、孔子讲书堂、思圣堂、“孔子宰中都”政德教育馆等6个现场教学点,通过实地讲解、参观体验等方式,开展政德教育现场教学,帮助党员干部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政德力量。

“儒家思想理东方,表一表孔子理政事一桩,孔子初任中都宰,微服私访不声张……”近日,在汶上县“孔子宰中都”政德教育馆,一堂生动的礼乐课《孔子理政》精彩上演,通过山东曲艺渔鼓坠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孔子与众弟子一起治理中都的场景,欢快的节奏、高亢的曲调、动人的故事,赢得在场的学员阵阵掌声。

为推动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汶上县充分运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礼乐教学等方式,精心打造《儒家为政以德的历史典范——孔子宰中都》《孔子宰中都与基层社会治理》等特色系列课程,从不同角度引导党员干部追古思今,将孔子的政治智慧和政德思想融入现代基层治理。截至目前,已累计承接全国各类现场教学班次260个,培训学员2万余人次。

“立足‘孔子宰中都’文化资源,我们大力打造政德教育特色品牌,既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用本土文化教育本地干部,也能承接全国各地培训班次,为政德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贡献汶上力量。”汶上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钦国介绍道。

(大众新闻记者 王浩奇 通讯员 姬国庆 胡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