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儿童医院 > 文章详情

课程招募 | 孤独症儿童青少年社交和情绪家庭支持策略

转自:上海市儿童医院 2025-05-15 19:32:53

孤独症儿童在社交互动、情绪表达与理解上存在显著差异,许多家长因缺乏专业指导,难以准确解读孩子的行为信号(如回避眼神、情绪爆发),导致日常沟通受阻甚至冲突加剧。为缓解家庭危机,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技巧,特举办“星星的孩子系列活动·孤独症儿童青少年社交和情绪家庭支持策略”——孤独症公益讲座,本次讲座由上海百寺公益基金会普照教育专项基金、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市闵行区自闭症志愿者协会共同举办,于5月25日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展出。讲座通过科学解读儿童行为背后的生理心理机制,帮助家长建立“翻译器”,将看似异常的行为转化为可理解的沟通信号。掌握情绪调节工具(如“情绪温度计”)、社交引导技巧(如轮流游戏训练),减少孩子问题行为频率。

长期照护孤独症儿童易引发家庭焦虑、自责甚至社会疏离。讲座通过案例分享与心理支持策略(如正念减压、家庭协作分工),帮助家长从“孤军奋战”转向“科学应对”,减少情绪耗竭。通过家庭环境的持续优化,促进孩子社会适应性发展,为未来融入学校、社区奠定基础。

孤独症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并非“独行之路”,家庭的支持策略是照亮其社会化进程的明灯。通过专业讲座赋能家长,不仅是对个体家庭的救赎,更是对社会包容性与人文关怀的深刻践行。让我们以科学为翼,以爱为锚,共同守护每一颗“星星”的成长轨迹。

本期讲座主题: 孤独症儿童青少年社交和情绪家庭支持策略

时间:2025年5 月25日周日下午2点-3点

地点:泸定路355号上海市儿童医院科教楼7楼会议室

讲座专家: 王瑜 主任医师 

招募人数:50位家长,请有意向参加的家长扫码报名,名满为止。

报名方式:扫码报名

王瑜,主任医师

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医学部康复科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耶鲁大学医学院、杜克大学医学院、美国落基山自闭症康复中心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发育行为儿科学组副组长。主持参与国家自然基金、上海市科委等多个项目,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临床长期从事发育行为疾病的诊治,主要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自闭症、抽动症、发育迟缓、语言发育障碍、饮食行为及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医学部康复科是集医疗、康复、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专业科室,成立于1994年,同年被上海市卫生局挂牌为上海市儿童康复中心。1995年被上海市残联确认为上海市小儿脑瘫治疗技术指导中心。中心注重早期筛查,长期开展发育评估和功能整体评估,积极开展早期床旁康复和多学科团队综合治疗,全力打造超早期、全周期、全方位、个体化、多学科康复的学科特色。对0-18岁儿童青少年各项功能包括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社交、认知以及感知觉进行个体化康复训练。在小儿脑瘫、自闭症数字化康复、脑炎和脑外伤后遗症、精神发育迟滞/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感统失调、脊柱侧弯、周围神经损伤后遗症、视神经萎缩、心肌炎,心肺康复、骨折术后康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心目前拥有1000平方米场地,设有物理疗法(PT)、作业疗法(OT)、语言训练(ST)、康复教育、感觉统合训练、全方位密集运动、步态矫正、斜颈康复、施罗斯体操正脊训练、悬吊SET系统治疗、平衡训练、上肢智能机器人、言语训练、社交训练、吞咽训练、体外反搏、各种物理因子疗法及体外反搏。开展的门诊包括发育迟缓、自闭症、感统失调、步态骨关节康复、脊柱侧弯、社交言语障碍、罕见病专病、脑瘫随访以及医学遗传专病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