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儿童医院 > 文章详情

童声传递 |音乐疗愈童心:用旋律守护特殊儿童成长之路

转自:上海市儿童医院 2025-05-15 19:32:27

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推出的音乐治疗项目,以科学系统的干预方案,为0-18岁特殊需求儿童构建起融合艺术与医学的康复桥梁。通过音乐这一无国界的语言,我们帮助孩子们突破成长困境,重建与世界连接的通道。

■ 什么是音乐治疗? 

在《头脑特工队》中,乐乐用欢快的旋律点亮 Riley 的记忆,这正是音乐治疗的生动写照。节奏明快的音乐往往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音乐治疗通过特定的音乐活动锻炼孩子们的认知、语言和社交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行为和情绪。

音乐治疗是一种结合音乐学、心理学和医学的跨学科干预方法,音乐不仅能够调节情绪、缓解压力,还能促进语言、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通过音乐的各种形式(如演奏、演唱、创作、欣赏等),可以帮助儿童改善生理、心理和行为问题。

■ 音乐治疗适合哪些孩子? 

1. 言语迟缓/障碍:包括发音困难、词汇量匮乏、语句组织能力弱、语言理解滞后等表现。

2. 社交互动异常:语言发育迟缓或沟通方式异常,存在目光对视回避、缺乏共同注意,难以理解他人情绪或社交规则,导致同伴关系疏离;

3. 学习适应性困难:读写障碍、注意力分散、记忆提取障碍、逻辑思维混乱等认知处理困难,导致学业表现滞后;

4. 情绪行为问题:呈现焦虑、抑郁、易怒、自伤行为等表现,因无法理解环境变化而产生焦虑或攻击性反应

5. 感觉处理异常:(如触觉敏感)引发情绪崩溃;

6. 身体功能限制:肢体协调性差、平衡能力弱,运动障碍影响日常生活独立性;

7. 社会融入困境:同伴群体的误解与排斥等。

对于有学习障碍的儿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提升大脑的认知功能;对于情绪障碍的儿童,孩子们往往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音乐可以作为他们表达内心情感的出口,激励重新找回生活的快乐和自信;对于肢体障碍的孩子,音乐可以丰富康复训练形式。增强节奏感和平衡感,改善身体的协调性。

■ 已开展的音乐治疗

目前康复科音乐治疗重点开展三大核心领域干预:

1. 语言发育障碍专项:针对2-6岁语言爆发期儿童,采用"音乐-语言双通道"干预模式,将词汇学习融入旋律记忆,通过歌曲创作提升表达动机。 

2. 发育迟缓综合干预:为全面发育迟缓儿童设计多感官整合课程,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游戏中同步发展大运动、精细动作及认知能力。 

3. 自闭症特色干预:开发结构化音乐社交课程,通过可视化乐谱辅助社交规则理解,运用即兴演奏培养情感表达能力,改善核心社交缺陷。 

■ 音乐治疗康复服务介绍

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康复科现开设专业音乐治疗项目,来自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康疗团队的音乐治疗师已于24年7月起每周三、周五上午在儿童医院康复科稳定开展音乐治疗,半年来已有近百名儿童接受音乐治疗,超过800人次。音乐治疗师为0~18岁的特殊需求儿童提供科学系统的音乐干预方案。融合发展心理学、神经科学与音乐治疗技术,通过个性化课程设计帮助儿童改善社交沟通、情绪管理、运动协调等核心能力。

现音乐治疗开设周三、周五以及周六上午时间段,康复科音乐治疗将进一步与情景互动(AR技术)及生物识别技术相结合。力求为每位儿童提供更为个性化、精准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 音乐治疗服务特色

1. 多维度评估体系:采用标准化量表(如IMTAP音乐治疗评估协议)结合动态临床观察,建立多维发展档案,通过周期性数据对比直观呈现康复进展;

2. 专业的个人定制化干预方案:针对自闭症、语言发育迟缓、注意力缺陷等不同需求设计团体/个体课程;

3. 可定制对应的音乐性家庭延伸方案。

【课程形式】

▶ 深度干预课程(35分钟/节)

1对1个性化训练,聚焦核心障碍突破:

- 神经音乐疗法改善认知功能

- 奥尔夫教学法提升运动协调

- 即兴演奏促进情绪表达

▶ 社交融合课程(40分钟/节)

2-4人小组训练,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 音乐剧角色扮演提升共情能力

- 乐队协作训练建立社交规则

- 节奏对话游戏改善非言语交流

音乐,就像动画世界里的魔法,为现实中的孩子们带来欢乐与希望。让我们一起期待,在音乐的陪伴下,每个孩子都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专家介绍

冯金彩,主任医师康复从业经验26年,国家心理治疗师,出生缺陷遗传咨询师,博士在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美国克瑞顿大学访问学者。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儿科学专委会康复学组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孤独症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言语听力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普教育健康中心“医务人员科普能力提升工程-听力言语康复科普专业组”副组长、世界中联小儿脑瘫专委会常务理事。先后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中科院心理所、北大医学部、广东工伤康复中心、中山三院、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美国克瑞顿大学进修。

擅长:1.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口吃、自闭症、智力落后、摄食-吞咽障碍。2.发育迟缓,小儿脑瘫、高危儿早期干预、脊髓损伤、脑外伤、偏瘫、植物人促醒;3.发育迟缓及智力落后的精准康复;4. 学习技能促进、感统失调、注意不集中、多动的肠生态干预治疗;5.儿童常见心理情绪行为问题。

门诊时间

泸定路院区:周一上午 康复科专家门诊   下午:言语障碍专病门诊周三下午 康复科高级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康复科特需门诊    遗传整合门诊 北京西路院区:周五上午 康复科专家门诊

点击预约》》》

康复科普通门诊时间:

泸定路院区周一、周四、周六全天;周三下午、周五下午(发育迟缓、感统与注意力、社交言语障碍、步态与骨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