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作为人体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能让我们的身体缺了“碘”。
省流版
1.碘是维持甲状腺功能和新陈代谢的关键营养素,缺乏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2.上海虽为沿海城市,但仍属碘缺乏地区,居民主要通过碘盐补碘,仅靠海产品摄入的碘较难满足需求。
3.不同人群需差异化补碘:普通人首选碘盐;孕妇儿童除食用碘盐外,适当增加高碘食物摄入;甲状腺疾病患者应遵医嘱。
甲状腺激素在人体内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参与身体新陈代谢,几乎所有器官的正常运转都少不了它的存在。如此重要的甲状腺激素,其合成的必需原料之一就是碘。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碘缺乏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不同生命阶段碘缺乏的主要表现
答案是肯定的。尽管上海是沿海城市,但居民仍需重视科学补碘。
由此可见,碘盐是居民摄入碘的主要来源。在1996年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前,上海居民总体处于碘缺乏状态,正是这项举措的推行,才让居民的碘营养状况达到适宜和安全水平。
因此,持续落实科学补碘措施至关重要,否则碘缺乏病可能会卷土重来。
特别提示:并非所有海产品都富含碘。含碘丰富的主要是植物性海产品,如海带、紫菜等。
常见高碘食物含量表
数据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一册)
不同年龄/阶段碘推荐摄入量(RNI)或适宜摄入量(AI)
数据来源: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
人体内的碘储备仅能维持2-3个月,需要持续补充。推荐方式:
➡ 首选碘盐: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盐碘含量》(GB 26878—2011),按照碘盐含碘量为25mg/kg,每天摄入5g碘盐(考虑20%烹调损失)可提供100μg碘
➡ 饮食补充:每天日常饮食可提供25-50μg碘
➡ 饮水补充:约10μg/天
温馨提示:若有家庭成员因健康原因不能食用碘盐,其他成员可通过适当增加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摄入频次和量来满足需求。
孕妇及乳母:孕妇及乳母碘需求量较一般成人增加近一倍,除了应食用碘盐,还建议每周摄入2-3次海带、紫菜等富碘海产品。
婴幼儿:婴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需要更多的甲状腺激素促进体格生长及神经系统发育。
➡ 0-6月龄:母乳喂养可满足需求(前提是母亲碘摄入充足)。
➡ 7-12月龄:母乳或配方奶中可提供部分碘,辅食也应适当引入富碘食物。
➡ 13-24月龄:除通过辅食补充外,可适量摄入碘盐。
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各器官生长发育快,基础代谢增强,碘需求量大,应保证碘盐摄入。
甲状腺疾病或某些甲状腺激素相关指标异常患者,切勿自行停用碘盐,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遵医嘱选择是否食用碘盐。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居民补碘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申红梅.中国普及食盐加碘20年碘缺乏病防治历程及展望[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5,34(9):628-631.DOI:10.3760/cma.j.jssn.2095-4255.2015.09.002.
[3] 李咏泽,滕卫平,单忠艳. 2015—2017年中国不同碘摄入地区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及相关因素调查[J]. 中华医学杂志, 2023, 103(5): 350-355. DOI:10.3760/cma.j.cn112137-20220830-01832.
[4]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
/健康科普-体重管理年
供 稿:史泽环
编 辑:陈响响
审 稿:汪正园 臧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