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市科协学会工作交流会在科学会堂举办。与会者观看了市科协宣传片,听取了市科协相关部门工作介绍,以及7家学会的交流发言。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陈馨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都把“健全科技社团管理制度”,作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并明确要“打造多元开放、充满活力的科技社团体系”,这既是科协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契机,也为学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会议强调,各学会要着力提升组织凝聚力,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政治引领方面,要“建组织”与“强功能”并重;在思想引领方面,要强化铸魂育人;在人才服务方面,要关心人才更成就人才。 着力提升学术引领力,为创新策源积蓄力量。在学术活动方面,鼓励和支持学会发挥学术共同体功能,聚焦领域前沿和交叉学科的热点问题,举办各具特色的高层次、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在科技期刊方面,要服务上海国际一流科技期刊培育。 着力提升专业服务力,支撑行业发展共性需求。一直以来,市科协积极支持学会开展标准制定、科技评价、技术推广、技术咨询、知识产权等专业化服务,学会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将其作为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这为学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希望各学会敏锐地感知行业乃至社会各方的需求,创造性地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提升行业地位和影响力。 着力提升资源整合力,打造开放协同创新生态。科协本身是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组织,智力密集、人才荟萃,希望学会用好科协这一平台,在交叉融合、协同协作上做文章,把不同领域的专家和企业“串”起来,把散落在各处的技术、人才“盘活”,通过互相借力、资源共享,达到 “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着力提升国际影响力,为国际合作扩展渠道。今年,市科协正在全力筹办2025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暨全球工程大会,预计将汇聚来自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区域性国际工程组织的1200多名代表。希望通过大会的举办,增进与全球顶尖工程师、各国工程师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工程师资格的国际互认,放大大会的“溢出效应”,助力上海未来产业发展、服务企业“走出去”,期待各学会也能积极参与到科协这些平台中。 当前,市科协改革了星级学会评估体系,变“减分制”为“加分制”,鼓励各学会因学科制宜、因学会制宜、因会员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独具实效的工作模式和机制。市科协将不断优化工作服务体系,继续为各学会聚能、赋能、提能,帮助大家在科协的平台上互通有无、协同合作、各具特色、百花齐放。 会上,市科协学术部、科普部、国际部、科技社团党委、学会服务中心等部门和单位就学会管理、学术交流、学风建设、创新服务、科学普及、国际交流、学会党建、学会服务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介绍。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上海市硅酸盐学会、上海市水利学会、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上海市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学会、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上海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分别作工作交流。市科协主管及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