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滩开发建设五周年成果如何?未来将如何谱写新篇章?
Q
A
一是加强功能复合融合,支持区域整体能级提升和综合服务能力提高。主要是借鉴国际大都市顶级中央活动区多元功能复合融合的成功经验,适当增加服务北外滩核心功能的创新研发、商业文旅、生活服务等支撑配套功能,提升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能级和水平。同时,在确保守牢安全底线的基础上,结合市场招商需求,进一步研究探索多元功能垂直混合等创新举措,支持在北外滩先行先试,鼓励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打造具有标杆意义的核爆项目,着力提升未来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提高地区能级。
二是整合资源提升品质,打造24小时活力开放街区。用好区域蓝绿资源,构建充满生机、活力宜人的公共空间和高效连通、环境舒适的全天候立体慢行系统,完善各类公共配套服务,培育特色化的消费场景,通过环境、交通和服务的综合提质,促进城市功能提升和空间结构优化。鼓励社区和建筑底层的附属空间开放共享,营造可停留、可漫步、有温度的生活场景和街区空间。
三是探索更新政策创新,结合试点落地落实。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鼓励和支持该地区的音乐谷、提篮桥等重点地区依托“三师联创”机制深化城市设计,做好整体谋划、功能策划、空间规划、特色刻画和实施计划。统筹考虑风貌保护和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注重规划新建地区和历史风貌区域在空间格局上的有机协调,促进地区空间品质的整体提升。计划以北外滩为试点,进一步加大城市更新政策创新,加快推动标杆项目建设实施。
Q
A
吕鸣:虹口始终在全市发展大局下思考和谋划自身的发展,在“五个中心”建设中找准北外滩的战略定位和实践落位,具体就是做到“点上做深、面上做宽”。点上做深就是锚定五个中心“联动融合”为着力点,加快推进航贸一体发展、金融科技相互赋能、产业数字绿色转型;面上做宽,就是发挥“中心发力新引擎”作用,强化北外滩作为中央商务区,与制造业园区及上海其他区域的联动,推动产业链服务链跨区布局、整体提升。
围绕国际金融和科创中心,促进“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聚焦资管财富特色赛道,北外滩金融集聚区峥嵘初现。当前正全力建设股权投资集聚区,筹划并购资源集聚区,未来将重点聚焦“两个一公里”,引导金融活水持续激发科创活力、服务实体经济。
一是创新孵化的“最先一公里”。发展风险资本、壮大耐心资本,引导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目前已集聚VC、PE机构在内的资管机构2100余家,管理规模8万亿。“北外滩投资路演中心”接续服务科技创新全链条,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和产业化。
二是企业上市“最后一公里”。统筹上市和融资两个服务中心,助力科创企业提级扩容,博泰、数传等企业已启动上市。此外,我们通过府院合作,政企协同,以市场化方式创新设立企业庭外重组中心,有效衔接庭内重整,介入困境企业救助,服务特殊资产市场。
围绕国际航运和贸易中心,加快“航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支持扩大运力,开辟航线,提升揽货能力,推动港航企业数智绿色转型。支持航交所改革,做大船舶交易、航运经纪、信息咨询等专业服务,放大首例海事临时仲裁示范效应,打造国际海事争议解决优选地。推动整合船、货等数据资源,探索建设航贸数字平台。
围绕国际经济中心建设,推进产业空间高效能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和现代服务业,已形成“支柱+新兴+特色”的产业体系。“北外滩”和“北科创”双北联动,两大园区成为推动产业集聚、实现动能转换的主战场;来福士财富资管、模融空间金融科技等优质载体成为布局特色产业、培育未来赛道的主阵地。以北外滩为引领,全区经济持续跑出加速度,去年GDP、规上工业、服务业、实到外资、出口等指标增幅均位居全市前列,今年一季度GDP又接续增长7.8%,以占全市0.3%的面积,贡献了超3%的经济总量。
Q
A
这两年,虹口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去年招商引资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同时,去年外资引进增速达到35%,也是名列前茅;截至今年1季度,区域集聚的高能级企业总部,比“十三五”末增长近4.5倍。除落实好国家和市里关于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虹口还做了一些特色自选动作,主要围绕三个方面。
一是紧紧抓住市场化,体现市场温度,推动要素流通“零壁垒”。比如,在市场准入方面,虹口实施“五位一体”工作制度,对“清单公开、衔接调整、事项核查、壁垒排查、案例归集”方面有统一要求,切实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需求,创设性提出了一些虹口特色服务。比如,企业出生阶段,我们推出了“开店一件事”,比较受企业欢迎。在企业开店过程中,虹口区做到“一次告知、一站办理和一网联动”,这项工作已经在全市推广。
去年,仅北外滩街道就以“开店一件事”服务百余家企业,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又如,在解决企业融资需求方面,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我们创设性提出了“虹口秒贷”,解决了企业贷款前要比选各家银行贷款产品、利率标准等这个痛点,同时解决了银行向企业放贷前征信缺乏数据等痛点。我们事先依托“信易贷”平台,把双方痛点和难点进行整合,让贷款双方都能事先了解,事先把需求进行匹配,一旦企业有需求的时候,实现一键放款,这项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目前也在向全市推广。再比如,目前虹口区实现“免申即享”的惠企政策已达到50多项。
二是突出法治化,以法治精度实现企业权益保障的全链条。这方面是虹口的一个特色,我们集中精力打造了“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推出北外滩多元商事调解中心,侨商投资发展法律服务中心,知识产权调解工作室以及航运争议预防和解决中心等多个功能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企业能比较方便、低成本的处理一些纠纷和争议。另外,我们揭牌成立了北外滩庭外企业重组中心,今年3月份首例庭外重组案例已在虹口落地。企业在破产前,能够通过庭外重组比较灵活的实现资产优化配置,发挥了虹口资管中心的优势。同时,目前我们正在大力优化涉企行政检查,要求必须做到“一码检查”。
三是突出国际化特点,拓展改革深度,打造开放创新高地。主要抓手是上海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去年虹口经过遴选成为首批“6+1”成员之一,我们结合虹口企业需求、产业优势,围绕航运、金融等提出了14项改革任务,聚力把自贸区创新试点的成功案例引入虹口,努力让改革成果尽快从试点变成苗圃、变成森林,创造更好的区域发展效益。
另外,我们在改革方面发布了航运中心指数,引进了全球顶级金融机构。比如,落户了全国首家外商独资金融科技公司——东方汇理。在绿色低碳领域,虹口也做了很多探索。去年,市里指定14个区发展特色产业,虹口承接了绿色低碳服务业产业,围绕碳计量、碳交易、碳认证开展一系列改革创新。围绕虹口的一些特色需求、特点,我们还在继续加大创新探索。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我们还会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继续深入实施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为区域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Q
A
Q
A
Q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