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应急包中该有哪些物品?逃生时若需破窗,怎么砸窗才最有效?突然着火了,你该怎么做?
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浦东新区竹园小学张杨校区操场变身“危机四伏”的灾险体验场,“慧学安全小知识,‘童’做防灾小卫士”浦东新区中小学生宣传展示主题活动在此举行。“小笋芽”们手握体验册,在专业消防员和老师的指导下,打卡集章,逐一解锁安全生存技能。
绿色的操场上,三辆不一样的红色消防车前围满了好奇的“小笋芽”们。他们登上“最大个子”的那一辆,仿佛进入了“危险实验室”,在厨房窜出火苗、客厅浓烟翻涌时变身灭火小英雄,沉浸式破解火场逃生密码。
在另一辆实战消防车旁,“小笋芽”学习识别不同颜色的防护服:白色是防蜂的、银色是隔热的,橘色则是用来防卫危化品的……而那辆身材最小的“北极星”四轮摩托车,则是专用于隧道灭火的。一年级女生黄希言在消防员叔叔的指导下,亲手转动多功能水枪阀门学习救火,她第一次了解到:“原来水枪也有好几种模式,‘开花’用来降温,‘喷雾’用来排烟。”
操场中央,“我爱我家”区域人气很旺。两室一厅“暗藏玄机”,“小笋芽”们化身安全小侦探,用“火眼金睛”扫描插座、家具、门窗……在发现角落里的安全隐患的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如何自我保护和保护家人。
“如果你是校长,你会选择用AI机器人巡查校园安全隐患,还是培训高年级学生当安全小督察?”一场唇枪舌剑的精彩辩论赛,正反方八位队员均为三四年级学生。你来我往、观点碰撞,儿童视角的童言稚语,却激发了现场嘉宾和师生家长的深度思考。
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浦东新区教育局、浦东新区应急管理局和浦东新区消防救援局三方联合主办此次活动,汇聚家校社多方专业力量,为学生防灾减灾提供支持和指导。活动现场,浦东新区教育局总督学丁黎忠和浦东新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郭云峰、浦东新区消防救援局副局长吴新共同为“小笋芽鹰眼护卫队”颁发聘书和授旗。护卫队学生将将化身校园安全的“移动雷达”,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校园里的潜在安全隐患,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防灾减灾意识的培养,贯穿在‘小笋芽’日常校园生活的每一天。”上海市特级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竹园小学校长娄华英介绍,该校立足儿童友好视角,通过构建"沉浸式"教育内容、"高频度"演练机制、师生联动自治模式和浸润式文化环境,推动安全理念入脑入心。
学校从学生各年龄段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出发,先期开展了分龄主题探究活动:低年级学生“童声筑防线”“小手绘安全”,在防震儿歌里习得逃生智慧,在真实情境中萌芽安全意识;中年级学生“参与科学大闯关”“巧手系生命”,在敲击钢化玻璃、学系逃生绳结等亲身实践体验中深化安全认知,掌握实用安全技能;高年级学生则通过“安全故事创意营”思辨创新,培养自己独立思考与解决安全问题的能力。当学生从“演练参与者”变为“安全指挥官”,应急能力也从“技能模仿”提升为“责任担当”。
“校园安全不仅是守护底线,更是培育安全素养的成长工程;防灾减灾不仅是技能训练,更是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可为的安全生态。”娄华英表示,防灾减灾的最终指向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学校将持续发力,让“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理念在校园落地生根,让每一名“小笋芽”修好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这门“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