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 文章详情

【病案现场】脊髓也会“中风”

转自: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2025-05-13 20:20:17

六十岁出头的王先生特别重视身体康健,饮食与生活习惯非常好,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这些常见的老年病都和王先生无关,可身体状态棒棒的他,最近却遇上了一场不小的危机,咱们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一个周六的下午,王先生午睡起床后,突然觉得两个手臂不舒服,有放电一样的疼痛感觉,还稍微有点麻木,由于不影响日常活动,王先生就没当回事。可是晚上两个手臂的疼痛加重了,这才去家附近的医院就诊。医生拍了颈椎CT后,考虑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建议手术。王先生觉得自己的症状不重,听到开刀感觉有点害怕,就决定回家观察再说。

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时候,王先生突然发现两条腿不听使唤了,连卫生间都走不过去,还出现了排尿排便困难,王先生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到了另一家三级医院,准备安排手术。可是手术医生仔细检查了一番,发现王先生似乎不是颈椎病,又让王先生赶紧去看神经内科。就这样,王先生又转诊到了第三家医院。此时,王先生双腿已经几乎完全不能动,双手也非常无力,胸口以下都失去了知觉,大小便也已经完全无法自己控制。医生说王先生可能是脊髓炎,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明确。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过了一周,眼看马上就要五一假期了,可王先生的病情还是没有得到明确诊断,虽没有进一步加重,但也没有一点好转的迹象。王先生一家非常着急,最后决定转诊到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中心的汪锡金主任高度重视,接诊王先生的是柳毅刚副主任医师和滕飞副主任医师,在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并查阅了外院的颈椎MRI影像资料后,迅速做出判断,考虑王先生可能是发生了脊髓梗死。为了避免五一假期带来的诊断延迟,入院当天就为王先生进行了腰椎穿刺,尽快完成了包括DWI序列的颈椎、胸椎增强磁共振。结合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影像等检查,排除了脊髓炎和脊髓脱髓鞘疾病。在介入科的大力支持下,王先生在入院第二天就完成了脊髓血管造影检查。

在各科室配合与协调下,王先生的病很快就被明确诊断,并在入院的当天晚上就给予了脊髓梗死相关的系列药物治疗,同时安排了神经康复团队给予了床边康复。入院后不久,王先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开始逐渐恢复。

Q
王先生说,我以前只听说过脑梗死,还从来没听说过脊髓梗死呢!原来脊髓也会“中风”啊!不过,我平时身体这么健康,什么疾病都没有,也不抽烟喝酒,怎么就发生这个脊髓“中风”了呢?

A:其实,与脑梗死一样,脊髓梗死是由供应脊髓的血管堵塞了,进而导致脊髓的神经细胞因氧和营养不足而坏死,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脊髓梗死相当罕见,仅占所有缺血性中风的1%-2%,占所有急性脊髓病的5%-8%。虽然大规模的回顾性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是导致脊髓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像王先生这样没有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患者,同样有发生脊髓梗死的可能。比如主动脉或椎动脉夹层、解剖异常、血管畸形(硬脊膜动静脉瘘、脊髓动静脉畸形)、血管炎(梅毒、水痘带状疱疹、系统性血管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全身性低血、易凝状态(恶性肿瘤、DIC、镰状细胞性贫血、抗磷脂抗体综合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源性栓塞等。另外,由于脊髓局部解剖与结构的特殊性,纤维软骨栓塞、源自椎间盘和创伤的根动脉受压以及脊柱的手术外伤都有可能引起脊髓梗死。除了上述病因外,仍有20%的脊髓梗死是特发性的。

神经内科中心诊治团队为王先生全面排查了相关的病因与危险因素,并通过积极治疗,其双上肢基本完全恢复,双下肢也可以高高地抬离床面,大小便功能也明显改善。目前王先生已经进入到康复医院接受进一步的康复治疗,王先生一家对同济医院高效、优质的诊疗服务感到非常满意。

脊髓梗死虽然少见,但是其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巨大的危害。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突发双侧肢体疼痛、麻木、无力和尿便困难的症状,应及时就诊,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可显著降低脊髓梗死患者的残疾风险。

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中心是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牵头学科、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首批神经内科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教育部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拥有帕金森病一站式标准诊疗中心、高级认知中心、头痛中心、同济大学医学院神经毒素研究中心。在很多疾病(包括脑血管病、运动和认知障碍疾病、头晕头痛以及罕见疾病)的诊治领域,均积累丰富的宝贵经验。同济神经内科中心的医护团队始终以优质的服务,为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文|神经内科中心

编辑|张鹰妮

责任编辑|谢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