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上门调解,当场就签了协议,这效率比网购还快!”4月23日,在枣庄市市中区光明路街道东盛社区公共法律服务“流动超市”现场,居民李勇亮握着调解员王俊光的手连声道谢。这场由枣庄市市中区司法局打造的公共法律服务“流动超市”正在进行,以“法律服务车+定制化服务”破解基层法治供需矛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法治大餐”。
“法治摊位”进社区,群众“点单”解难题。伴随着朝阳,一辆蓝白相间的“公共法律服务流动超市”专车驶入枣庄市市中区光明路街道东盛社区广场,现场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公证服务等多个“摊位”一字排开,律师、公证员、调解员化身“法治摊主”,为群众提供“菜单式”服务。
“遗产公证要带哪些材料”“变更孩子抚养权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在公证服务“摊位”前,居民王婷抛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枣庄市兴鲁公证处副主任胡海洋拿出《公证服务指南》,结合案例逐项讲解,还现场指导王婷通过“爱山东”APP提交材料。“以前跑公证处要半天,现在5分钟就弄明白了,‘菜单式’服务真不孬。”王婷感慨。
活动现场,专业律师还即兴模拟了调解过程,将“硬核”法律知识转化为沉浸式体验。累计解答法律咨询33人次,发放《民法典漫画手册》、法律援助联系卡及法治主题文创产品等“法治大礼包”300余份。
“把法律服务车开进社区广场,就是希望用‘接地气’的方式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枣庄市市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主任张云娟说。
“流动超市”不仅是个服务载体,更是基层法治建设的“神经末梢”。枣庄市市中区司法局把法治资源嵌入社区网格,实现了从“坐等上门”到“主动下沉”,从“事后救济”到“事前预防”的转变。
“多亏你们上门服务,方便像我一样年纪大的老年人,太谢谢你们了。”光明路街道东盛社区年过七旬的居民张廷兰说。张廷兰了解到市中区司法局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开辟“绿色通道”,她的孩子帮助预约并通过后,张廷兰在家就享受到律师及时、高效的全程法律服务。
据了解,枣庄市市中区在11个镇(街)均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困难群众提供就近服务。针对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定期上门服务。今年以来,已解答咨询1700余次,开展上门服务10余次。
法治的温度正随着“流动超市”的轨迹,浸润枣庄市市中的每个角落,践行着“法律不遥远,服务在身边”的承诺。
(大众新闻记者 孟令洋 通讯员 王海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