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新闻 > 文章详情

智能重构未来丨AI驱动下山东企业的创新实践与生态突围

转自:大众新闻 2025-05-13 17:07:18

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向实体经济渗透的关键节点,由大众报业集团《经济导报》社主办的“智能重构未来—AI驱动企业创新与增长”首期大众财经汇客厅圆桌对话活动,为山东企业在数智化浪潮中把握战略机遇提供了重要启示。这场汇聚政产学研界智慧的思想盛宴,不仅勾勒出AI重塑企业竞争力的全景图谱,更揭示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层逻辑,而山东企业的生动实践与嘉宾的真知灼见,正成为这场变革的鲜活注脚。

AI重构企业竞争力的底层逻辑

正如《2025年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报告》所示,全球AI领域风险投资已突破千亿美元,中国在算力基础设施和行业应用场景方面优势显著。这种技术变革的底层逻辑,正在重塑企业的生产函数。大众财经智库专家周忠高教授表示,AI对企业的影响远超工具层面,而是思维方式、生产方式与发展范式的深刻变革。

山东企业的实践印证了这一判断。海尔上合冰箱互联一工厂通过卡奥斯天智工业大模型实现多型号混流生产,AI视觉技术将质检精度从0.5mm提升至0.1mm,同时依托大模型智能调度系统,设备维修时间缩短3/4,新员工培训成本降低90%。自然语义(青岛)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Euler轻量化大模型,支持本地训练与推理,可在单台笔记本电脑上为工业企业提供专属AI服务,解决了专业领域数据隐私与高效应用的双重难题。这些案例揭示出AI重构竞争力的本质——通过数据驱动的决策优化,实现从经验管理向智能管理的跃迁。

政策赋能与区域创新生态构建

山东正以系统性思维构建AI产业生态。根据《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引领行动计划(2025—2027年)》,到2027年山东将形成100项可推广的AI算法产品,建成全国重要的AI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高地。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自主创新促进中心主任李新峰在活动中透露,山东目标实现算力规模14EFlops、智能算力占比40%,培育10个以上行业级大模型,打造500个深度融合应用场景。

这种战略布局体现在算力、人才、场景等多个维度。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园已聚集200余家AI企业,建成山东首个大规模算力集群,与海尔、海信等50余家头部企业合作孵化130多个场景化解决方案。烟台黄渤海新区入选的50个省级AI大模型案例中,恒远智能的“装备制造产线大脑”将研发周期缩短30%,海森大数据的材料研发模型提升研发成功率超20%。政策设计不仅聚焦技术攻关,更注重场景落地——通过“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场景应用—产业培育”全链条创新生态,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企业实际生产力。

从工具应用到组织进化的跃迁

活动中,嘉宾围绕“AI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重构”展开深度研讨,揭示出企业转型的关键在于突破工具层面的应用。埃森哲研究表明,企业若能以员工和创新为核心大规模应用生成式AI,到2038年或将在中国释放逾2.86万亿美元的额外经济价值。这要求企业从三个层面实现进化:

战略层面,企业需以价值创造为导向重塑业务逻辑,魏桥纺织通过14台智能机器人替代重体力劳动,承担80%的重复性工作,同时引入AIGC设计平台,将家纺图案设计效率提升20倍,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制造向“智能设计+柔性生产”的战略转型;

组织层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王铮教授强调,AI应用需配套人才体系与文化理念的系统性变革,如迪尚集团搭建纺织服装垂直供应链平台,整合全球3000名设计师与4000家供应商数据,实现从设计到成品的全流程AI赋能;

伦理层面,乐聚智家(青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梁佳提出,人形机器人“夸父”在工业场景应用时,需建立人机协作安全规范,其与一汽、蔚来合作探索工厂应用创新,目标2026年实现规模化落地。

中小企业的突围之道与生态协同

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技术应用门槛高、资源有限等问题,活动提出了“低成本接入”的解决方案。小济(山东)智能科技的“小济医生”AI超声乳腺癌筛查机器人,通过超千万数据训练实现基层医疗普惠,已在山东等地完成50余万人次筛查;聊城候营棉服产业集群依托“DeepSeek+智能仓储”系统,供应链响应速度提升25%,库存成本降低15%。这种模式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形成政策呼应,其中明确提出通过AI工具实现精准营销等功能。

活动的另一大亮点是“大众财经创新生态社群”的启动。该社群由《经济导报》社牵头搭建,汇聚政策资源、前沿技术解决方案、资本对接渠道及权威行业智库服务,致力于打造“政策+技术+资本+智库”四位一体的创新服务平台。未来将通过定期主题活动、项目路演、政企对接会等形式,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技术咨询、融资对接、管理赋能等全周期服务,助力山东企业在数智化浪潮中把握机遇、加速转型。

这场对话活动的价值,不仅在于为山东企业提供了AI应用的“路线图”,更在于揭示了一个时代命题:在智能重构的浪潮中,企业的竞争力将不再取决于规模或资源,而是对技术变革的响应速度与创新生态的构建能力。正如活动中释放的信号,未来的竞争将是“算法+场景+生态”的综合较量。山东企业唯有以战略定力拥抱技术变革,以开放姿态融入创新网络,方能在智能文明时代占据先机。而这,正是“智能重构未来”这一主题的深层意涵所在。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荆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