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5/12
全国防灾减灾日
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5月9日,上海市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主题活动在七宝明强小学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应急管理局闵行区人民政府主办,闵行区应急管理局承办,明强小学协办,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主题,通过实战演练、科普展示、成果发布等形式,全面展现上海防灾减灾工作的创新实践。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泽龙,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马坚泓,上海市气象局一级巡视员袁招洪,上海市水务局副局长庄兴岳,上海市地震局副局长孙敏震,上海市消防救援局二级专员徐圣君共同推动启动杆,上海市2025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正式启航。
科普先行
沉浸式体验“安全校园”建设成果
活动开始前,与会领导与嘉宾参观了校园内三大特色防灾科普区域——气象公园、学生气象科普展、防灾减灾安全廊,以及宣教体验区,深入了解“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生动实践。
在全国首座校园气象公园内,嘉宾们驻足于气象学习实践设备前,观摩学生实时监测气温、湿度、风速等数据,并结合气象模型预测灾害风险。孩子们熟练操作设备,并分享日常学习心得,展现了气象科普教育的丰硕成果。
学生气象科普展以“科技+艺术”形式呈现防灾知识,展区内既有手绘漫画解析雷电防护要点,也有创意模型演示台风产生的科学原理,充分体现孩子们的想象力与科学思维。
防灾减灾安全廊通过图文与互动装置,生动展示地震、火灾、台风等灾害的避险要点,其中“隐患排查互动墙”吸引嘉宾积极参与;宣教体验区则通过模拟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应急技能。
现场聚焦
实战演练与创新发布
区常委张宇祥在致辞中表示,闵行区将持续深化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让安全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他指出:“防灾减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全民防灾的强大合力。”
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仪式上,上海市应急管理局防灾减灾处处长余春新,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朱俊伟,普陀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尹科强联合启动《上海市基层单元公众版自然灾害风险与防灾避险提示地图》试点成果。
试点地图成果将通过线下纸质版发放、社区公告栏告示,线上“随申办”APP、微信公众号、大屏端等渠道公开,为市民提供个性化避险建议。
活动现场,闵行区应急局、公安局、卫健委等部门和明强小学合唱团联合献唱《上春山防灾版》,将防灾知识融入歌词,传递“防患于未然”的理念。
明强小学学生自编自演情景剧《台风奇遇记》,以校园内一棵雪松为“讲述者”,这棵雪松曾见证校园的四季更迭,却因台风肆虐而折损。明强师生怀着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安全的警醒,将其保留并改造为防灾减灾科普体验特色场域“风空间”,向大家宣传普及防汛防台知识。
在避险疏散演练环节,随着模拟地震预警响起,明强小学全体在校师生迅速行动。教室内学生立即采取“伏地、遮挡、手抓牢”姿势,震后有序撤离至操场。明强小学副校长吴顺军在总结时提出:“防灾演练是生命必修课,学校将通过常态化训练、家庭应急任务卡等举措,构建‘学校-家庭-社区’联动的安全教育网络。”
这场融合科普教育、实战演练与科技创新的活动,不仅展现了上海“以民为本、防救结合”的防灾理念,更彰显了从校园到社会、从政府到全民的协同力量。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本市各区将集中举办形式丰富多样、内容喜闻乐见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
来源:明强小学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