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之下,鸟鸣声里,整洁的农家小院中,榴花初绽,晕染点点绛红。古朴的木门门框上,一副朱红楹联赫然入目:“九省御道演绎千秋农桑田园美景,官路人家尽展万代青山绿水新貌”,横批“乡村记忆”。此处便是新泰市羊流镇官路村乡村记忆馆(下称“官路乡村记忆馆”)——由农家院落改造而成的乡土文化空间。
由民宅改建成的记忆馆,大门既朴素又特色鲜明。
据史料记载,官路村始建于清乾隆初年(1736年),因村西四株古杨得名“四杨树村”。后因朝廷“九省御道”穿村而过,渐成要冲。乾隆帝南巡途经此地,见市井熙攘、民生丰足,龙颜大悦,遂钦赐“官路村”之名,沿用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淳厚勤勉的官路村人秉承先祖筚路蓝缕之志,农桑之余,深耕链条加工、起重设备制造、运输、养殖等产业,村民生计与集体经济皆得长足发展。
暮色四合时,乡愁若褪色帛卷,于游子羁旅履痕间、都市霓虹褶皱里渐次淡化。“为存续乡土文脉,重唤故园深情,2019年4月起,我们便着手筹建此馆。”羊流镇文化旅游站站长刘涛坦言,“历经数月论证修缮,2019年6月,记忆馆正式开馆。”
记忆馆内部分展陈(生活部分)。
官路乡村记忆馆主要围绕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两条主线,设置七大篇章。第一篇章生息家园,用图文和实物结合的形式展示,旨在唤醒乡村劳作的场景记忆;第二篇章展示独特的年节风俗;第三篇章产业先锋,展示村里产业发展情况;第四篇章人文官路,主要介绍了官路村的发展史;第五篇章是红色官路,主要展示官路村各种英模人物;第六篇章为魅力官路,此部分主要内容是官路村历届村长和支书的笑脸组成的微笑墙;第七篇章是幸福官路,展示村里的幸福生活场景。
村两委委员徐传晓介绍,记忆馆因其鲜明的乡土叙事与丰厚的文化肌理,现已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新泰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及特色文旅地标。平日除接待成年游客外,更有少年学子到此触摸农耕智慧,聆听村庄史诗。
记忆馆内部分展陈(生产部分)。
虽是方寸之地,却以记忆为钥,叩启血脉深处的乡情。官路乡村记忆馆不仅重现往昔,更激扬今朝——村民建设新农村时,始终铭记“前行不忘本”的初心。如今,在村两委的引领下,官路村莪子销售、起重链条生产、劈铁、麦秆扇加工等产业蓬勃兴盛,村集体年收入突破20万元,村容整治、民风培育等事业亦焕发新颜。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王星 通讯员 许长红 田小璇 陈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