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金融 > 文章详情

金融课堂|学习反洗钱法 远离洗钱犯罪

转自:上海金融 2025-05-09 22:48:58

为深化金融知识普及工作,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上海金融官微联合上海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中心,从该中心举办的“金融讲堂”中精选相关内容刊载。本期刊载的是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提供的《学习反洗钱法 远离洗钱犯罪》,供学习与借鉴。

一、洗钱与反洗钱

洗钱

  • 现代意义上洗钱是指将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

常见的洗钱行为

  • 提供资金账户的。

  • 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或者有价证券的。

  • 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

  • 跨境转移资产的。

  • 以其他方式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

反洗钱

  • 本法所称反洗钱,是指为了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和其他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性质的洗钱活动,依照本法规定采取相关措施的行为。预防恐怖主义融资活动适用本法;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新《反洗钱法》第二条

反洗钱的重要性

  • 有利于遏制洗钱犯罪及其上游犯罪,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 有利于消除洗钱行为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潜在金融风险和法律风险,维护金融安全。

  • 有利于发现和切断资助犯罪行为的资金来源和渠道,防范新的犯罪行为。

  • 有利于保护上游犯罪受害人的财产权,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正义。

  • 有利于参与反洗钱国际合作,维护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二、反洗钱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以下简称新《反洗钱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新《反洗钱法》共7章65条,包括总则、反洗钱监督管理、反洗钱义务、反洗钱调查、反洗钱国际合作、法律责任和附则。新《反洗钱法》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之后修订出台的第一部金融领域法律。新《反洗钱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反洗钱事业接轨国际标准、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反洗钱工作中的个人权利

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权

1.对依法履行反洗钱职责或者义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反洗钱调查信息等反洗钱信息,应当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2.国家有关机关使用反洗钱信息应当依法保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个人信息。

(新《反洗钱法》第七条)

异议权、投诉权和起诉权

1.单位和个人对金融机构采取洗钱风险管理措施有异议的,可以向金融机构提出。金融机构应当在十五日内进行处理,并将结果答复当事人;涉及客户基本的、必需的金融服务的,应当及时处理并答复当事人。相关单位和个人逾期未收到答复,或者对处理结果不满意的,可以向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投诉。

2.对金融机构采取洗钱风险管理措施有异议的,也可以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新《反洗钱法》第三十九条)

(二)反洗钱工作中的个人义务 

禁止行为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洗钱活动或者为洗钱活动提供便利。(新《反洗钱法》第十条)

提供真实、有效、完整的身份证明材料:

金融机构不得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或者与其进行交易,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或者假名账户,不得为冒用他人身份的客户开立账户。(新《反洗钱法》第二十八条)

配合金融机构开展尽职调查工作

1.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金融机构和特定非金融机构依法开展的客户尽职调查。

2.与金融机构存在业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金融机构的客户尽职调查,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准确、完整填报身份信息,如实提供与交易和资金相关的资料。

(三)违法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反洗钱法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利用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机构实施或者通过非法渠道实施洗钱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洗钱罪:为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提供资金账户的;

(二)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

(三)通过转账或者其他支付结算方式转移资金的;

(四)跨境转移资产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