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浦东市场监管部门提升“监管+服务”质效,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转自:浦东观察 2025-05-09 15:33:24


“以前面对执法部门的轮流检查,心里总是没底,现在扫个码就能看清所有内容,既方便又省心!”说起现在的检查方式,浦东一家餐饮店老板李先生竖起大拇指。


今年以来,浦东市场监管局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在守牢安全底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做到涉企行政检查减量提质不扰企,让企业真正感受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浦东温度,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发展。


全面推行“亮码检查”,持续提升检查效能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1月1日起,浦东市场监管局全面应用“检查码”并统一“检查码”的申码、亮码和录入等执法流程,推动形成“事前赋码统筹、事中凭码检查、事后扫码评价”的全链条闭环监管,赋能涉企行政检查全过程数据“码上跑”“智慧查”,使检查权行使“有迹可循、历史可溯”。今年一季度已使用“检查码”开展执法检查6656户。


聚焦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和企业成长需求,浦东市场监管局还不断强化跨部门行政检查计划的衔接和联动,主动协调、积极参与各项跨部门联合检查任务,科学统筹制定各业务领域的检查计划,日常检查计划与专项检查计划能够合并执行的、跨条线检查计划能够合并执行的,不再单独制定检查计划。同时加大对检查计划的合并统筹,将各条线检查计划进行精简、合并、去重,细化检查任务重点,既聚焦风险隐患、牢守底线,又切实便利检查对象、无事不扰。



往年,零售药店特别是医保定点药店要接受多个部门的轮流检查。今年起,浦东市场监管局牵头区医保局、区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积极推进跨部门联动,实现一次检查、联动执法,努力做到监管效能最大化、对监管对象干扰最小化。上海华氏大药房有限公司南新分店负责人表示,“综合查一次”检查模式将过去的三部门查三次,缩减到综合查一次,检查效率高,整改建议也更具有指导性。



拿餐饮行业来说,全面实施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措施后,各执法部门对照责任分工,现场对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消防安全、市容环境等方面开展全覆盖检查,做到一次性反馈并指导整改,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上海御璟轩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以前各执法部门分别上门检查,现在实施‘一次检查、全面体检’,检查人员还现场指导我们规范流程,实实在在减轻了负担”。


“分级分类”促进“精准查、高效查”


今年以来,浦东市场监管局全面运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以“分级分类、精准施策”为核心,优化完善市场监管领域“风险+信用”分级分类涉企检查模式,将检查对象划分为信用风险低(A类)、信用风险一般(B类)、信用风险较高(C类)、信用风险高(D类)四类。其中,信用风险低的A类企业纳入“无感监管”检查对象清单。


围绕构建“重点监管+随机抽查+无事不扰”三位一体的分类监管体系,将问题发生率低、投诉举报量少、危害后果轻微等低风险事项列入“无事不扰”检查事项清单,除上级部署、接到违法线索、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外,原则上不主动开展现场检查。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高风险事项列入重点监管清单,实行全链条、全覆盖、全过程监管。


浦东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事不扰”并非彻底不查,而是通过构建以“风险+信用”为基础、“科技+场景”为驱动、“协同+共治”为关键的监管模式,努力为企业打造“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的检查服务体系,这一综合监管模式既可以有效调配执法资源,又切实提高企业感受度,为企业减压降负。



以食品生产企业为例,依托浦东“追溯+”食品生产在线智慧监管平台、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等平台系统,通过远程线上巡查和阳光工厂视频查看相结合的方式,对在产企业全覆盖开展非现场监管,进一步提升智慧监管效能。清美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智能化追溯体系和“阳光工厂”建设,帮助我们企业实现生产管理过程的数字化转型,并对我们进行非现场“无感监管”,降低了现场检查频次,减少了现场检查的项目内容,让企业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管理中,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在“数字赋能”方面,浦东市场监管局创新监管方式手段,持续深化“非现场”监管在日常执法中的运用实践,依托“非现场执法系统”,通过实时取证、法律文书电子送达、罚款一键扫码缴纳等功能,覆盖“非现场执法”全流程。同时,应用“双随机”移动监管平台开展双随机抽查,实现“指尖管”“掌上查”。推行在线指挥调度、风险提示预警、线索分发处理的集成管理,探索全链条数字化监管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