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藏在华东师大里的这座桥,TA的故事现在读还不晚!丨闵行情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5-08 22:02:28

水韵江南,梦里水乡。
江南不仅是一个地域,一处景致,
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美学向往,
一种情怀,一种梦想。

在《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二十五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一中学的青少年来重温《谁不忆江南——闵行记忆。今天,你将听到的是《蒋公已逝,尚义犹存》。

500多年过去了,尚义桥历尽沧桑,古风犹存。与这位“原住民”比起来,2003年才建起来的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实在是太过于年轻了。

如今,尚义桥安居于华东师大闵行校区西南一隅,呈东西走向,静卧在波光粼粼的“紫竹源”上,已融为校内一景。不远处,是临水而建的六角凉亭,从此观赏尚义桥是绝佳的角度,桥下是莲叶田田,待到每年六七月份,小荷初露,蜻蜓栖立,颇具世人想象中的江南味道。

尚义桥 摄/梁薇


这里曾是吴泾镇幸福村8组的所在地。若是冷不丁地和当地人提起尚义桥,他们可能还会一愣,然后问道:“你是说蒋公桥吧?那这个桥的历史依晓得伐?”蒋公名为蒋性中,是蜀汉丞相蒋琬之后,在明宣德二年(1427)三月的丁未科会试中,荣登进士榜。按照惯例,朝廷为了表彰他,要为他修宅邸、建牌坊。可他认为与其利己,不若就此建一座桥,方便邻里通行,故尚义桥由此而来。当时世人为感怀蒋公高风亮节,便亲切地称这座桥为“蒋公桥”。“莺窦湖(河)水溢,民方病涉,与其荣我家,无宁以吾乡父老。”当年蒋公说这句话时,想必也未曾想到这段事迹会流传深远甚至在500多年后的今天,仍吸引世人来此寻访。

尚义桥由四块条石拱成为梁桥座,桥不长,共24个台阶,从头到尾地走上一遍只要眨眼间的工夫;桥不宽,勉强能容纳二三人并行。桥顶的桥心石图案清晰可见,两侧的桥栏倒是新加的。它像一位见多识广的老人,不争不抢,不愠不怒,等待着莘莘学子去探读它的历史与内涵。

江南多桥,单以外表来说,尚义桥实在不算突出,但从蒋公造桥的这一义举上,它又胜出几分。为纪念尚义桥,吴泾镇在城市建设中延伸出了“尚义路”“尚义幼儿园”。甚至吴泾镇人民政府与华东师大联手重新打造了“樱桃雅集·森林诵读”这一文化品牌,效仿明代“莺窦九老”相会于莺窦湖畔林间,吟诗诵经。

蒋公已逝,尚义犹存。

2023年5月起,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二十五季,们邀请了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一中学的青少年来诵读《谁不忆江南——闵行记忆》。此书聚焦闵行地区重点保护的古树、古桥、古建筑等珍贵的文脉资源,我们力争用一张张照片、一个个故事和一段段童声音频,引领大家发现闵行之美,去诗化心中的江南,并勾勒江南文化的生动线条,阐释江南文化的核心本源,从而留住心底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2025年5月起,第二十五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作者:徐静冉

朗读: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一中学 六(2)班 陈筱颖

编辑:汤婧娴

初审:陈依婷

复审:何婷婷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