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普陀区宜川路街道香溢花城居委会,白墙上密集排布的信息图表引人驻足:2113户家庭、6000余人的房屋性质、人群特征、联络方式等十类信息,被赋予不同色块标注在每栋每户上。这张被称为“十色表”的治理图谱,正是宜川路街道“丈量工作法”中“挂图作战法”的具象呈现。作为该街道在25个居民区已全面推行的核心治理工具,其侧方的标语已道破精髓:“社区治理要像绣花针一样精细”。
十色表工作法:
从数据到温度的治理跃升
与普通台账不同,十色表的精髓在于“动态”与“穿透”。在这幅大型“治理信息图”上,既能一眼锁定独居老人、残障家庭等需高频走访的群体,又能精准对接党员、退役军人等治理资源。不仅如此,信息每季度更新一次——哪户添了新生命,哪家换了租客,统统一目了然。“数据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服务的路标。”香溢花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桂娣说。
十色表的精细化运营,生动实践了宜川路街道“用脚丈量社情、用心丈量民意”的理念。通过不断优化“密、议、走、融、联”工作机制, 香溢花城居民区将治理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李桂娣回忆,十色表最初仅以四色区分房屋性质,后逐步扩展至六色,最终形成覆盖多维度信息的十色体系。这一过程中,社工通过逐户走访、反复沟通,逐渐赢得居民信任,将零散数据编织成完整的治理图谱。如今,十色表已实现小区住户100%覆盖,成为社区精准化服务的核心枢纽。
信息库·人才库·志愿者库:
激活社区治理
十色表的真正价值,在于将数据转化为治理动能。社工走访时带着“问题清单”与“资源清单”,既能发现新生儿家庭对接早教政策,也能从闲聊中挖掘能人、达人。
翻开香溢花城的“能人库”,106号楼的华山医院医生定期开设健康讲座,为居民答疑解惑;25号楼退休书法老师带领老幼泼墨挥毫,义卖作品注入社区基金;一位擅长调解的老党员三年化解40余起邻里纠纷,让楼栋实现“零投诉”。这些散落的“珍珠”,被十色表串成了一条“共治项链”。
在“能人效应”催化下,社区诞生了“书画艺术楼”“睦邻和谐楼”等4个特色楼组。以21号楼为例,原本普通的公共大厅已成为承载社区记忆的活力空间——重阳敬老活动中的欢声笑语、民警宣讲反诈知识的专注面孔、金婚夫妇分享人生智慧的真挚场景,都在这个30平方米的空间里次第展开。正如李桂娣所言:“楼组建设不是刷墙挂牌,而是让冷冰冰的楼道长出人情味。”
值得一提的是,十色表为社区注入充足志愿力量,将治理触角延伸至安全末梢。小区内的平安志愿者队伍,每天两次巡查非机动车库、地下车库和楼道,曾及时扑灭建筑垃圾堆旁的初起火灾;每月开展的消防演练中,居民们熟练操作灭火器,孩子也能准确指出逃生通道。自平安志愿者开展以来,社区非机动车充电事故为零,连续三年获评普陀区“平安小区”。
香溢花城以十色表为依托,编织居民信息库,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建立人才库和志愿者库。通过“三库”的协同运作,激活了社区的“五张网”——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充分发挥社区“三驾马车”的作用,积极挖掘能人、热心人组成主心骨力量,发挥主人翁的意识,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构建起服务、安全、共治相融合的立体治理网络。
红孩儿驿站:
治理共同体的“种子计划”
十色表的一组数据启发了香溢花城居民区党总支的新思路:社区内0-3岁幼儿有362人,0-12岁儿童达850人,年轻家庭占比超过40%。如何将社区中年轻群体转化为治理生力军?“一居一特”项目“红孩儿驿站”应运而生。
项目启动之初,招募的20名儿童志愿者,通过参与社工职业体验、节日慰问独居老人、亲子定向赛等活动,逐渐成为社区里充满活力的因子。全年开展的20场主题活动,成功吸引106个家庭主动加入,“红孩儿”也从个体符号升级为跨代际参与的治理品牌。
随着项目推进,“红孩儿”们不再只是活动参与者,更成长为社区的改造者。香溢花城以社区闲置空间“旱冰场”为依托,与上海理工实验学校联合举办社区空间大赛,共征集到孩子们的30份设计作品。这些作品围绕停车管理、文明养宠、旧物回收等社区治理难题展开思考,家长们也积极参与讨论,引发全年龄段居民的热烈反响。
李桂娣感悟,社区治理不能盲目组织活动,而要依据居民家庭构成和生活重心,挖掘他们关注的事物与感兴趣的话题。“以孩子为切入口,不仅为社区治理注入了鲜活创意,还带动家长参与,进一步壮大了社区治理力量。”
据介绍,“红孩儿驿站”将开启3.0版本建设。持续举办空间设计大赛,挖掘社区闲置空间潜力,逐步打造“香溢小镇”共享街区,让孩子们的创意落地生根;“红孩儿广播站”将聚焦“噪音扰民”“文明养宠”等社区热点难点问题,拍摄素材并通过“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多渠道传播;整合香溢花城周边优质企业商铺资源,共同打造“红孩儿”阵地,为社区治理提供专业支持,注入更多活力。
眼下,十色表正酝酿新一轮升级——电瓶车管理、宠物信息将被纳入,将继续推动社区治理颗粒度的细化。依托这一治理工具,香溢花城居民区促进“三驾马车”形成合力,在党建引领下有效解决小区居民的“急难愁盼”:641台视频监控设备全面焕新、垃圾箱房升级改造、重新规划停车位和收费机制……未来,将进一步发扬宜川路街道的“丈量工作法”,贯彻落实“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以“十色表”不断精细化运营,持续激活社区治理内生力量。
记者:施旖雯
编辑:戴琳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普陀·遇见新视角|走进元代水闸遗址,解码先民治水智慧
万里街道聚焦“微单元”,办好楼内事→
市残联修订发布《关于实施上海市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补贴的通知》
普陀 你好 | 暖室聚心同筑梦
一个月减重16斤!万里社卫中心“双科联动”门诊助力健康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