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某外省市曝光学校跳蚤泛滥,不少孩子腿上、手上布满红疹,一挠就是一大片。学校组织学生将所有行李打包回家,并和当地疾控中心联合统一组织多轮集中消杀。
图片来源于潇湘晨报
省流版
蚤类叮咬常成片分布,引发瘙痒、红肿甚至感染,严重时就医。
保持居家环境卫生,及时清理蚤类容易孳生的灰尘、地毯。
染蚤衣物和被褥可高温处理,并使用粘蟑纸、粘蝇纸黏捕跳蚤,但只适用于少量跳蚤的情况。如家中跳蚤较多,建议寻求专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司的服务。
发现宠物染蚤可清洁梳毛,外用驱虫药物,高温处理宠物用品。
蚤是一类无翅、善跳跃、营寄生生活的小型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蚤目。上海市常见种有猫栉首蚤和犬栉首蚤。
蚤是完全变态昆虫,成长过程经历“卵-幼虫-蛹(茧)-成虫”四个阶段。
蚤类的成虫靠吸人畜血液为生,雌雄均能吸血。血液是它们获取营养的唯一途径,并影响其成熟、交配、生殖乃至寿命的长短等。成虫绝大多数寄生于各种哺乳动物体表,特别是小型哺乳动物,少数寄生于鸟类。
为了适应在温血动物体表毛发和羽毛中活动,蚤类形成了左右侧扁的体型,同时身体表面有大量向后方生长的栉刺、棘刺和鬃毛,这种构造使其牢牢固定在宿主体表的毛发和羽毛中,防止宿主通过抖动、梳理毛发清理。为了更好地在宿主体表活动,同时找寻食源更换宿主,蚤类演化出强劲的足,被人们称之为“跳蚤”。
蚤类叮咬吸血、边吸血边排粪的习性使它可以传播疾病,包括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地方性斑疹伤寒(莫氏立克次体)、布鲁氏菌病、野兔热和绦虫病等。
发现哪些痕迹可能是跳蚤叮咬
跳蚤依靠触觉(温度、气流等)、嗅觉(二氧化碳、体味等)、或视觉感知宿主,由于无翅,所以叮咬位置多在腰部以下。
跳蚤叮咬往往成片分布,叮咬部位会出现大小不一的带有环形的红点,中间有暗红色伤口(口器的印迹),周围肿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瘙痒。严重的话可能会形成斑丘疹、伴有疼痛或灼热感的水疱,甚至继发感染。
左右滑动查看
如被叮咬,尽量避免抓挠,可涂抹风油精、花露水等止痒产品,也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或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如出现发热、红疹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告知昆虫叮咬史。
发现跳蚤可以这样处理
环境治理
保持环境整洁,垃圾日产日清,重点清理室内环境中的蚤类孳生、栖息场所,如居家墙边、墙角、床、地毯等处的尘土与杂物,去除室内地毯、毛毡等防止蚤类孳生。使用水泥、灰浆等对各种孔洞、缝隙等进行涂抹、填堵,防止媒介生物侵入家中。
物理防治
使用扫帚、吸尘器等工具清除蚤类孳生的尘土。
黏捕,在室内环境铺设粘蟑纸、粘蝇纸,适用于低密度的蚤类侵害。
家中衣物、被褥、床单、凉席可使用开水浸润烫杀跳蚤,也可以使用高温蒸汽(挂烫机等)处理床铺、缝隙等处。
使用暴晒的方法有助于去除衣物、毛毯上附着的跳蚤卵。
化学防治
家庭染蚤推荐使用杀虫气雾剂,居室可以在地面、缝隙、墙面、墙角、床面、床下等易于蚤类孳生的环境喷洒,仅适用于低密度的蚤类侵害。
如环境中持续存在跳蚤,建议对住家及周边环境进行环境整治,并联系专业的有害生物防治(PCO)公司进行化学防治。考虑到蚤类的生长周期(残存的卵发育为成虫),可能需要多轮化学防治根除跳蚤侵害。
生物治理
减少蚤类寄生的动物有助于降低蚤类密度,如加强鼠类防治。
毛孩子容易被跳蚤叮咬,请注意:
家养宠物在外遛放时尽可能避免与流浪猫、犬接触。
定期检查家畜、宠物体表染蚤情况,重点是腋下、耳廓、尾根和腹股沟等部位,有无跳蚤或蚤类活动留下的痕迹,如因搔痒形成的抓痕、栗粒大小的结痂。也可通过蚤粪来判断动物是否染蚤:在地面上平铺一张用水浸湿的白纸,使动物匍匐其上,用密齿梳细细梳理。梳毛时落下的皮屑、颗粒等物遇湿后周边出现红棕色暗斑即有染蚤的可能。
及时清理动物粪便,高温处理(开水煮烫、蒸汽)毛毯、布窝等宠物用品。
给宠物佩戴防蚤项圈,施用体外驱虫药物,发现家畜、宠物染蚤可采用沐浴梳理、喷涂、药浴等方法去除。用清洁剂或香波给动物洗澡,蚤会漂浮于水面易于清理,且清洁剂对蚤体表面腊质有破坏作用,即使有残存的蚤也会很快死亡。给宠物梳理毛发后迅速将梳子浸在含碱性清洁剂的水中(如肥皂水),可消灭部分蚤。
参考文献:
[1] DB 65/T 4548-2022居民住宅蚤类防治技术操作规程
[2] 猫栉首蚤的危害及防治
[3] 蚤类及其防治孙晨熹
/健康科普
供 稿:刘 曜
审 稿:范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