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静安 > 文章详情

这里不仅有醇香拿铁,还藏着“星星的孩子”的追梦故事,和静宝一起去体验!

转自:上海静安 2025-05-08 12:21:20


2022年,全市首家商业化运作的以孤独症员工为主体的咖啡馆在丰盛里3楼的多特瑞六感体验中心开业。这里不仅有醇香拿铁,还藏着一群“星星的孩子”的追梦故事。今天,和静宝一起体验这家特别的“幸福咖啡馆”。

上午10点,多•幸福咖啡馆飘出第一缕拿铁香气。首席咖啡师吴佳辰正在操作台前专注地用拉花杯画出完美的“爱心”图案,奶泡在杯中凝成银河般的漩涡。

“这是您的多爱拿铁。”23岁的吴佳辰是个笑容腼腆的帅气男孩。他的话不多,做咖啡的动作很熟练,会认真地回应顾客的要求,还会在道别时贴心地加一句“路上小心哦!”,让人不禁心头一暖。

2022年,吴佳辰等5名孤独症员工在多•幸福咖啡馆开启了朝十晚六的职业生涯,通过自己的双手赚取劳动所得。当初拉花都不太成形状的吴佳辰,现在已经是一个独当一面的店长了。

“你觉得做咖啡难吗?拉花难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吴佳辰信心满满地回答,“不难,我很快就学会了。”

对普通人来说,

学做咖啡也要

学几天才能上手。

为了让孤独症患者熟练掌握咖啡制作技艺,康复老师要将咖啡研磨、咖啡萃取、牛奶拉花和咖啡机清洁等各种步骤分解、细化,打造一套规范化流程和训练课程,反复训练。每个孤独症咖啡师的背后都是经过了近百上千次的重复练习

多·幸福咖啡馆

脱胎于华东师范大学“幸福之花”研究基金课题《基于机器人技术的孤独症儿童社交障碍干预系统》项目。经过多年论证,课题组认为咖啡、烘焙是孤独症患者最合适的职业技能。

2022年初,“幸福咖啡馆”实训基地作为“幸福之花”项目的落地形态,在文定路博爱儿童康健园楼下开业。孤独症患者在二楼博爱儿童康健园接受课程培训,完后在一楼“幸福咖啡馆”进行实操训练。整个文定路培训基地,作为孤独症员工的“中央厨房”,孵化成熟后输送市场。

“文定路的实训基地无法容纳更多的孤独症患者,他们需要更大的舞台,一定要把咖啡馆推向市场,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孤独症患者和家庭受益。”

华东师范大学康复科学系副教授、博士,项目负责人陈东帆表示,慈善需要商业化、市场化,光靠社会“爱心”难以解决孤独症患者自我造血的根本问题。但商业化的步子迈得过大,也会带来经营压力,所以急需爱心企业“撑一把”。

就在这个时候,多特瑞公司抛出了橄榄枝——得知“幸福之花”项目需求后,主动提出可以在公司门店内辟出一块场地,不收取场地租金费

“多特瑞从事精油和芳香日化产品的生产销售,门店内散发的芳香气味,有助于孤症患者的情绪调节。店里也有足够的场地提供给孤独症患者家庭举行一些小型的聚会沙龙。”企业方面表示。

“咖啡馆运营几年下来,孩子们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陈东帆表示:“咖啡馆的孤独症员工现在大约有10名,有在门店做咖啡师的,也有在中央厨房做烘焙的。不仅动手能力提高了,更重要的是提升了社交能力。这样离他们融入社会也更进了一步。”

吕艺歆是一名在咖啡馆工作了一年多的新人。虽然他仍然不善言辞,但他会认真地倾听顾客的要求,做出好喝的咖啡。平时,有什么不懂的他也会向吴佳辰请教。

“今年我要多培养几个新人。”吴佳辰笑道。

在收银台上有2本小本子,里面写满了顾客对于咖啡师们的感谢和祝福。

“店长,加油!”

“感谢你们为我做的咖啡和饼干!”

“爱生爱,美生美!”

“你们认真冲泡咖啡的样子好美啊!”

“花开有时,为爱发芽!”

一段段温柔的文字化成一股温暖的风吹动了人的心弦。当吴佳辰第一次收到顾客的感谢卡时,他或许还不懂社会融入的深刻含义,但他擦拭咖啡杯的专注神情,已然写下最动人的答案。

记者:袁文君
图片:袁文君
视频:袁文君、雷蕾
编辑:袁文君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