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宝山 > 文章详情

别急着咽!嚼久一点,好处比你想象的多→

转自:上海宝山 2025-05-07 20:57:03

提起日常的能量消耗,人们往往只关注行走、运动、家务等,却忽略了一些“微型”活动。

近日,随着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咀嚼”这个不起眼动作,好处可能比你想象得多。

咀嚼的基本定义与过程

咀嚼,简单来说,是指运用上下排牙齿咬碎口腔内的食物以预备吞咽的过程。它涉及复杂的肌肉收缩和关节运动,包括咬肌、翼内肌、翼外肌和颞肌等咀嚼肌的有序收缩,以及颞下颌关节的协同作用。这一过程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形成食团,便于后续的吞咽和消化。

咀嚼的益处

咀嚼这个不起眼的动作,和促进健康、延长寿命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01

多咀嚼促进食物消化

充分咀嚼可使食物变得更细小,与消化成分充分混合,分解成更小的分子物质,从而促进营养的吸收。同时,咀嚼时分泌的唾液含有多种免疫球蛋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杀菌作用。

02

预防口腔疾病

唾液能冲刷牙齿和黏膜,减少细菌牙垢的积累,预防蛀牙和牙周病。此外,咀嚼还能促进儿童牙齿、牙龈及面部肌肉的发育,增强口腔功能。

03

咀嚼好动脉硬化少

发表在国际牙科杂志《牙科学》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咀嚼功能强健,口腔功能维持得更好,随访期间代谢综合征和动脉硬化疾病的发生率更低。

04

咀嚼差更易得代谢疾病

一份论文报告表示,咀嚼效率下降可导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上升。

研究表明,在平均4.4年追踪期间,与咀嚼效率非低值组相比,低值组男性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明显增加2.24倍,女性增加1.14倍。

图源:AI生成

05

咀嚼让心情更放松

吃饭时多咀嚼,可以使记忆中枢——海马体的血流量增加。用一定的节奏咀嚼,还可促进血清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能让人感到幸福愉悦。

06

延缓大脑衰老

一项研究发现,吃东西不认真咀嚼的人,与总是细嚼慢咽的人相比,老痴风险高1.5倍。

颌部和牙齿咀嚼产生的感觉刺激,会直接影响负责记忆获取和形成的大脑海马区。一旦咀嚼力下降,大脑海马区获取的刺激减少,就容易记忆力减退。

不良咀嚼习惯的危害

然而,不良的咀嚼习惯,如狼吞虎咽、长期嚼吐等,却可能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损害。长期嚼吐可能导致口腔问题、心理问题以及代谢减缓。而狼吞虎咽则可能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增加胃肠道负担,甚至引发肥胖。

图源:微信公共图片库

咀嚼力具体怎么练?

01

一口饭咀嚼20次以上

培养“慢慢咀嚼”的意识,尽可能每口多嚼几下。

普通人群一口饭建议咀嚼20次左右,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及老年人群,每口饭菜尽量咀嚼25次以上。

早餐建议吃15~20分钟,中晚餐最好保证30分钟左右。吃饭太快,不能充分咀嚼食物,这样做可能诱发消化系统疾病。

02

牙齿两侧均衡嚼食物

用牙齿两侧均衡地咀嚼,更有利于牙齿、颌骨以及相应肌肉的正常发育。

如果长期单侧咀嚼,可能引发以下问题:

另一侧从外观上看显得萎缩,影响颜值;

不咀嚼的一侧,由于得不到功能刺激,致使大量食物碎屑、牙垢沉积于牙齿周围,引起牙周支持骨改变,出现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

长期一侧受力,左右力量不平衡,还容易诱发颞下颌关节疾病,最常见的表现是关节里面有弹响声音、关节痛或张口受限等。

03

日常饮食吃“硬”一点

在吃饭时建议适当加入一些更有嚼劲的食物。像火烧、煎饼、窝头、烙饼等相对干硬的食物,需要较长时间的咀嚼、消化和吸收,会比发糕、疙瘩汤等升血糖慢。

图源:AI生成

吃面条时煮熟即可,别煮得太软;烹饪全谷杂豆时别打成浆或做得太松软,要留点嚼头;吃米饭时多选择干饭而非煮成稀饭。

逐渐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对健康很有帮助哟!







编辑:潘乔雨

资料:人民网科普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