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年前,但丁在托斯卡纳方言中书写下《神曲》,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灯塔。700年后,这部史诗巨作化作现代音乐剧登陆中国,以跨越语言与时代的表达,为当代观众带来心灵疗愈与哲思启迪。
5月8日、9日,作为中意建交55周年文化交流重要活动,意大利国宝级音乐剧《神曲》将在南京保利大剧院连演2场,为观众呈现一场跨越时空的史诗级艺术盛宴。5月6日晚,《神曲》在南京保利大剧院举行盛大主演见面会,与南京粉丝热情互动。
见面会现场 七百多年前,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的诗篇《神曲》开启了欧洲文艺复兴,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音乐剧《神曲》是首部把诗歌《神曲》用音乐来诠释的音乐剧作品,是对诗歌《神曲》的再发现、再挖掘和再创作。
此次音乐剧版本由导演安德烈亚·奥尔蒂斯(Andrea Ortiz)执导,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大胆突破传统,融合交响乐、电子摇滚与3D全息投影等前沿技术,为14世纪的文学经典注入当代活力。3月15日,《神曲》主创团队率先登上了央视综合频道大型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和美之歌》的舞台,演绎精彩片段,完成其在中国的荧屏首秀。接下来,《神曲》便在中国范围开启了巡演之旅,首批已在重庆、长沙、无锡三地完成六场演出,场场爆满,好评如潮。
5月7日,《神曲》主创们来到南京,8位主演与现场观众热情互动,并现场倾情献唱,掀起一场震撼人心的“高音风暴”。这些意大利新生代实力唱将,以清澈嗓音与爆发力著称。发布会现场,他们演绎了剧中的精华段落,展现出驾驭“地狱篇”撕裂式摇滚高音与“天堂篇”纯净歌剧咏叹调的极致技巧,使观众仿佛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
令人惊喜的是,演员们还特别准备了江苏经典民歌《茉莉花》,用意大利语与中文融合演唱,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中意文化交融的惊艳时刻,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音乐的共鸣打破语言与地域的隔阂,让人们深刻体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精神。
音乐剧《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大篇章,通过音乐风格的转变精准对应人物情绪与哲学思考。地狱篇以重金属与摇滚描绘灵魂的挣扎,炼狱篇通过旋律细腻的曲目刻画悔悟与希望,而天堂篇则在恢弘的歌剧咏叹中升华至神圣之境,形成古典与流行、传统与科技交织的多维感官盛宴。舞美则完全摒弃传统布景,采用3D投影、机械动态装置与灯光互动相结合,让舞台仿佛变成流动的时空剧场,为观众营造出强烈的沉浸式体验。
导演安德烈亚·奥尔蒂斯在现场分享:“我们不仅在讲述但丁的故事,更在以现代艺术语言构建一场精神的旅程。激光构筑的炼狱阶梯、360度投影下的天使降临,每一幕都力求唤起观众内心最真实的共鸣。”
据悉,意大利音乐剧《神曲》由MIC公司制作,“我们歌剧”控股有限公司独家引进,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与中演院线共同担任全国巡演运营。南京是第一阶段巡演的第四站,接下来,巡演队伍将陆续登陆南昌、武汉、成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15座城市,累计演出58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