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新闻 > 文章详情

聊城山陕会馆那些事——“会馆有戏”之五一精彩回顾

转自:大众新闻 2025-05-06 17:03:40

五一假期已悄然落幕,聊城山陕会馆在这个假期里宛如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为大家呈上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现在,让我们一同回顾那些令人难忘的精彩瞬间。

假期期间,聊城山陕会馆以 “百年会馆奏响梨园新韵” 为主题,每日上下午各呈一场演出,两万余游客在 282 年的古色古香会馆中感受非遗魅力。1 日、5 日为齐鲁曲艺专场,山东快书、相声等以铜板节奏与诙谐语言展地方风采;2 日 - 4 日由聊城市京剧团担纲,程派《春闺梦》、荀派《豆汁记》、马派《借东风》、梅派《凤还巢》等流派名剧轮番上演,更有昆曲《游湖》《断桥》重现经典。从战乱思亲的悲情唱段到市井奇缘的俏皮演绎,从忠孝节义的历史悲歌到母子温情的生活图景,古建飞檐下,传统戏曲通过活态展演完成时空对话,让“戏楼不倒,戏魂不灭” 的文化根脉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演出期间,台下观众的掌声与叫好声此起彼伏。

在山陕会馆的非遗活动现场,非遗的独特魅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东昌葫芦雕刻以其精湛的工艺,在小小的葫芦上刻画出栩栩如生的图案,聊城剪纸艺术则以一把剪刀、一张纸,创造出形态各异的作品;还有东昌毛笔、糖画等。这些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制作技艺,游客们将他们团团围住,目不转睛地看着传承人手中的动作,不时发出阵阵惊叹。许多游客还亲自参与体验,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尝试制作属于自己的非遗作品,在实践中深刻感受非遗的魅力,也让非遗文化在互动中得以更好地传承。

聊城山陕会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 1743 年,历时 66 年建成。山门为四柱三间牌坊式,柱础圆雕狮子形态逼真,中间两柱楹联雄浑大气。戏楼为二重檐两层台楼,十翼角覆绿黄琉璃瓦,戏台正面 3 间台口,檐下透雕额枋刻 “福禄寿” 等故事,工艺精湛。游客穿梭其间,赏雕梁画栋,听历史故事,感受当年山陕商人“祀神明而联桑梓”的热闹场景。

五天时间,两万余游客,282 年历史的古建筑与新时代的文化浪潮在此碰撞出火花。当聊城山陕会馆以 “戏楼 + 非遗” 的活态展演打破时空界限,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假期文旅盛宴,更是文物保护与现代生活的成功对话。在这里,历史不是课本上的铅字,而是能听、能看、能触摸的心跳。” 这,或许就是传统文化最好的打开方式。

聊城山陕会馆的春日之约暂告一段落,但属于传统的精彩,永远在时光的舞台上,等着下一次与您深情重逢。

(大众新闻记者 薛良诚 通讯员 徐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