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假期大数据来了!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5月6日,好客山东“五一”数据出炉,全省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561.6万人次,同比增长8.2%;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8.3%。
“五一”假期期间,山东旅游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根据携程数据,山东酒店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5%,显示出其对游客的强大吸引力。飞猪数据显示,山东的租车订单量同比增长45%,本地玩乐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0%,酒店订单量同比大幅增长。
这个“五一”假期,山东文旅市场呈现出新的景象:游客不再满足于“到此一游”的浅层打卡,而是为爱好奔赴、为兴趣买单。从音乐节与马拉松的跨界联动,到非遗手造与科技体验的深度交融,从“好客山东·齐鲁1号”一张车票串联全产业链的“票根经济”,到演唱会门票成为Citywalk的“通行证”,文旅消费正从“流量驱动”转向“价值驱动”,从“性价比”跃升为“心价比”,折射出消费升级时代个性化“愿望清单”引领的文旅新生态。
图片来源:聊城教育体育
传统文旅消费以景区门票、酒店住宿等标准化产品为核心,而如今,游客的“愿望清单”愈发多元。在山东,马拉松选手的号码牌不仅是参赛凭证,更是解锁城市文旅资源的钥匙——5月1日,参加聊城半程马拉松的1.5万名参赛选手可凭号码布或报名成功截图享受聊城全市27处景点免票或半价优惠。这种以赛事为核心的“链式消费”,让运动爱好与文化体验无缝衔接,形成“跑一场马拉松,爱上一座城”的情感纽带。同样,“五一”期间,潍坊风筝嘉年华群星演唱会期间,歌迷持票根可享74家酒店与70家景区的优惠,音乐与旅行从“偶然邂逅”变为“必然联动”。这种“因爱好而延伸”的消费路径,标志着山东文旅产业从“卖资源”向“卖体验”的深度转型。
图片来源:大众网潍坊
这个“五一”,文旅消费的“个性化清单”不再局限于单一领域,而是通过跨界融合形成复合型体验。“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将车票升级为“全域通行证”,乘客在列车上可品美食、玩棋牌,下车后凭票享景区折扣与酒店优惠,串联起交通、娱乐、住宿、文化消费全链条。这种以兴趣为纽带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既满足了游客对效率的需求,又通过场景叠加创造情感价值,让“一张票根”成为撬动消费的支点。据统计,“好客山东·齐鲁1号”假日期间运送旅客万余人次,平均上座率200%以上,平均客座率80%以上。
"文化体验游"热度攀升,国内游客沉浸式解码东方文化的同时,海外探寻者也掀起深度中国游热潮。这个“五一”,山东跃升入境游热门目的地,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3%。临沂红嫂家乡"跟着团长打县城"项目热度不减,游客在“战火硝烟”的沉浸式体验中感悟红色精神;乐陵影视城里,游客换上古装秒变剧中人,在1:1还原的剧组片场“触摸”大唐盛世余温。当境外游客透过青啤博物馆VR全景漫游百年酿造工艺,在威海千里山海间追寻齐鲁山海风貌,那些曾被深藏的"文化宝藏",正在愈发精细的"好客服务"中向世界绽放光华。
图片来源:乐陵影视城
与此同时,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正在拓宽文旅消费的体验边界。蒙阴云蒙明珠水舞秀以光为笔,以水为幕,形成一幅幅流动的光影画卷,星空露营地从日出到星空惬意无限,实现“科技浪漫”与“自然野趣”的交融。孔子家乡曲阜“五一”假期开启预约体验的鲁源村以《鲁源奇妙夜》为主题,以古装NPC串联演艺、互动、光影秀等,展开一幅“穿越千年,寻梦鲁源”的生活图卷,让游客一头扎进孔子的理想国,赴一场沉浸式的春秋之约,感受明礼生活的独特魅力,实现了“全龄、全时、全季” 的沉浸式游览。
曲阜鲁源村
文旅消费的“个性跃迁”,离不开政策设计与市场创新的双向奔赴。政府层面,“票根经济”的规模化推广成为关键抓手:“五一”前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银企发放总价值超3亿元“好客山东”文旅消费大礼包,泰安“泰山+惠游套票”整合门票与酒店服务……这些举措通过打通消费壁垒,将分散的文旅资源整合为可定制的“套餐选项”,降低游客的决策成本。市场层面,日照刘家湾赶海园怕游客赶不到海,5月2日起每天下午2点半到4点半左右,工作人员驾驶小车,将3000斤蛤蜊撒向滩涂,主打一个让游客“绝不空手而归”,这一宠客举动在全国“出圈”。德州欧乐堡度假区推出“三天两晚”一站式游玩产品等等,皆以高附加值服务响应游客对深度体验的需求。
当消费从“性价比”转向“心价比”,文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再是资源禀赋的简单堆砌,而是对个性化需求的精准洞察与创造性满足。畅游齐鲁,乐享“五一”!无论是“票根+”串联的消费生态,还是科技与文化交织的沉浸体验,亦或是政策与市场的协同创新,皆指向一个共同目标——让游客的每一份“爱好”都能找到奔赴的方向,让每一次“打卡”升华为对“好客山东”情感的沉淀。
(大众新闻记者 刘英 唐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