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难得一见的湿地绿肺,成为水上运动的“竞速舞台”;被评为“市级旅游休闲街区”的大学路,化身周末逛吃的青春“秀场”……近日,杨浦文旅组织开展了一场“拾趣YOUNG浦”之FUN肆“趣”玩活动,邀约中外友人,走进杨浦的一连串“文化站点”,开启一场春日“热练”之旅。 “乘风破浪” 开启一场春日冒险 活动的“始发站”,在新江湾城文化体育公园。这个“家门口的好去处”于2024年焕新升级,打开围墙实现空间开放,以“水”为线索串联起公园、体育、文化等多个区域,将约4.2公里的城市中心绿肺环线融入城市更新的肌理,是上海市内难得的生态文旅休闲新地标。 “保持姿势,入水!”现场,大家率先体验了皮划艇运动。该项目在区投控集团运营的水上运动中心开放体验,由指向轻艇会带来专业指导。中外友人接受了安全科普和简单培训后,一起出发探索水域。 乘上皮划艇,打卡这条蜿蜒的“绿丝带”,聆听春日的鸟语花香,在优美的景观中划桨前行……在水上,他们感受着“在公园里遇见城市”的诗情画意。“So much fun!”来自土库曼斯坦的留学生阿合美德感叹,“比想象中更刺激好玩,公园的自然环境也很美丽!” 体验小笼包制作 “包”你好玩! 小笼包,是外国友人来上海必吃的美食。皮薄馅嫩、汁多味美,令人“欲罢不能”。 文化体验第二站,转至大学路上的苏小柳点心店。作为小笼包的“深度爱好者”,研究其各种吃法是苏小柳的“头等大事”。店内设置了手工体验区,可体验小笼包制作的关键步骤:擀皮、包馅料、捏褶。一个个步骤看似简单,实则需要足够的耐心与丰富的经验。 现场,操作台上整齐码放着一只只竹制蒸笼,以及一碗碗精心调制好的特色馅料。“要用擀面杖从面团的中心开始,向外轻轻擀开,一边擀还要一边转动面团……”在苏小柳五星工匠的指导下,学员们亲身尝试,逐渐掌握了擀皮技巧。 而包馅料环节,则激发了“吃货”们的味蕾。大家纷纷将喜欢的馅料放入面皮中央,用手指蘸水,沿着面皮边缘抹一圈,让面皮粘合。最后的捏褶环节,挑战难度再次上升。“第一次包小笼包真的很难,但是好有趣!”来自尼日尔的留学生李一纯说。 当蒸笼揭开,一瞬间,形态各异的“国际版”小笼包引起了大家的笑声。不少人忙着“指认”自己制作的小笼包。食物是最好的文化使者,小笼包的手作温度透过掌心,承载着大家的热情与期待,也链接着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 大学路Citywalk 潮流与文艺的完美邂逅 第三站,大学路Citywalk,将此次文化体验推向高潮。这条全长约700米的步行街,集聚着一众特色商铺,是高校师生、年轻白领、周边居民、二次元迷等人的宝藏“打卡点”。 大学路街区是全国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五角场地区的核心地带,串联起周边大学校区、生活社区及科技园区,覆盖休闲旅游、生活服务等多种业态,历史的厚重感与现代的蓬勃朝气在此交织碰撞。 在大学路开启Citywalk,中外友人跟随“本地向导”,探索了3家极具特色的店铺:外观酷似集装箱的潮牌集合店ENCOMPASS主打Remake(改造再设计),琳琅满目的二创潮牌服饰诠释独一无二的设计风格;乐全时八音盒专卖店,收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八音盒,复古童话风、动漫风、幼儿卡通风,每个八音盒做工精致,独具特点;二次元小店COMIPLUS与多家知名IP版权合作,拥有丰富多样的二次元周边产品,包括徽章、立牌、挂件等,是“二次元吃谷人”的新晋打卡地。 无界融合 呈现城市文旅的新气象 当皮划艇桨尖挑起水花;当面团在指尖绽放褶皱;当二次元周边与八音盒旋律在街角共鸣……杨浦文旅正以“无界”的姿态,将文化基因注入商业脉搏,用运动激情点燃城市活力。春日专属“多巴胺”,在城市绿肺、街巷与味蕾间,写下最鲜活的注脚! 未来,杨浦文旅将持续深化“拾趣YOUNG浦”品牌培育,围绕国际旅游特点,打造一批深度游、体验游精品线路,让外国游客置身于“趣游”“趣体验”的五感之中,凸显中国元素、传统文化魅力,呈现城区历史底蕴,讲好杨浦故事、上海故事。 活动由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杨浦区文物局)指导,杨浦区文化和旅游管理事务中心(文物管理事务中心)主办,上海市杨浦区高层次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上海院士风采馆)、上海理工大学、创智天地、新江湾城文化体育公园协办。
文字丨汤顺佳 编辑丨吴百欣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