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以科技为犁、以创新为种,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之一,耕耘着现代农业未来,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贡献青春力量。
上海农业青年以青春之名,绘成一幅新时代青年热血群像,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他们或是破译基因密码,躬身田野选育水稻良种,锻造种业“中国芯”;或是在垂直农业新赛道,以跨学科思维攻克植物工厂技术瓶颈;或是担当科技与产业的桥梁,让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或是活跃在执法一线,全年无休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或是将渔业科技普及至农村、校园和社区,在渔业科学与公众间筑路搭桥。
种业振兴,是“国之大计”。在这个时代征程中,上海中科荃银分子育种技术有限公司组建了一支学科背景互补青年科研团队,勇当打造民族种业“中国芯”的先锋力量。
团队里每一位科研人员都“能文能武”,穿上防晒服,他们是吃苦耐劳的育种人;穿上实验服,他们是严肃认真的科研人。在实验室与试验田交织的战场,青年们迎难而上,投身科研一线,让蓬勃的青春力量厚植于田野沃土,用实际行动践行“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使命担当。
当晨曦掠过水稻试验田,一群年轻的育种工作者已躬身于稻浪间,这是中科荃银青年育种团队的日常剪影。盛夏正午的水稻田里,地表温度往往超过45℃,为抢抓水稻杂交人工授粉的最佳时机,他们顶着烈日操作,用镊子逐穗完成去雄授粉,单日要完成上千个稻穗的精细作业。与自然规律的一次次赛跑,让团队成功将优质品种选育周期大大缩短,为粮食安全争取了宝贵时间。
植物工厂是农业数字化的前沿板块,也是近年来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落地应用的活跃领域。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植物工厂团队是一支由12名科研人员组成的年轻队伍,深耕植物工厂环境控制、水肥精准管理、高效低碳绿色高品质种植等方面研究。
针对黄瓜、番茄、绿叶菜等蔬菜作物,团队中不同学科的青年科技骨干开展跨界合作,在环境调控、生长模型构建、光生物学、水肥管理等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第三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中,团队以种植期最短,总产量、单株重量、单位面积日均产量最高,品质得分最高,单位产量的成本最低等突出优势,斩获总决赛冠军和“最高产量奖”。
从实验室到工厂,团队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近年来,团队在上海、海南、江苏等地推广植物工厂设施温室及配套栽培技术约20万平方米,累计培训超1000人次,以多种形式对市民进行科普讲座年均20余次。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推动上海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持续深化、科研技术加速落地,这背后活跃着一支年轻团队——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农业科技青年突击队,以“科技助农、科技兴农、科技强农”为初心,助力上海农业科技高质量发展。
突击队成了护航农业科技企业成长的“暖心管家”,开展“金科育绿”企业培育、企业投融资路演等活动,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2024年,通过多渠道的科技金融“双向奔赴”对接服务,促成18家农业科技企业累计贷款2.56亿元。作为农业科技服务“店小二”,突击队参与制定了《关于加速推进本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2020年以来,累计服务农业科技项目661个,其中47个项目成果获部市级以上荣誉。此外,突击队还积极用实际行动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助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参与制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地方标准,实现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连续多年保持98%以上,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全面提升。
作为超大城市,上海每年消费的动物产品80%以上依赖外省市供应,入沪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关乎每一位上海市民的食用安全。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执法总队作为“安全肉”的把关人,发挥着第一道“过滤屏障”作用,在葛隆、安亭、白鹤等8个市境道口动检站,青年动检执法人员全年365天实行防疫检查和消毒,全天24小时不间断受理申报制度,确保所有入沪动物及动物产品符合国家及本市防疫要求。
查证、车辆消毒、货物核验、信息登记……对于动检青年而言,这些看似单调又重复的工作,实则必须时刻紧绷神经,考验着专注力和专业素养。随着日出第一缕阳光,检疫通道已严阵以待迎接外省市车辆报检的“早高峰”,当城市进入梦乡时,动检员又化身守夜人,仔细检查每一辆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动检卫士”们像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勇毅笃行、积极作为,为市民“舌尖上的安全”筑起一道坚固防线。
科技志愿服务是连接科技与公众的桥梁,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依托“科技助农——渔业科技下乡青年志愿服务队”和“渔业科普志愿服务队”两支队伍,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农村、校园和社区,用行动为渔业技术推广和科学知识普及作出贡献,让更多人了解渔业、热爱渔业。
渔业科技下乡青年志愿服务队结合生产实际,打通科技助农“最后一公里”,为养殖户提供养殖技术咨询、水质检测及调控技术指导和病害防控咨询等服务,足迹遍布九个涉农区100余家养殖合作社,累计志愿服务3000余人次。服务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入选“市文明实践百项重点项目”和“市级优质资源下沉基层供给目录”。
渔业科普志愿服务队以科普播撒科学火种,将水产科普带进校园、社区,举办“保护长江 启航梦想”科普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授课、标本讲解等激发孩子们探索科学、保护生态的热情;开展“人民城市人民讲”增殖放流科普宣讲活动,邀请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引导公众践行长江大保护战略。
文:张孜怡 崔俊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