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见“好”》栏目,聚焦山东好人好事,让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开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边的榜样”,讲述精彩山东故事。本期人物是“五一特辑·致敬奋斗者”系列。
从一名普通女工,到为油田创造经济效益超千万元的“技能大师”,胜利油田采油工技能大师赵琢萍在采油工的岗位上“一路生花”,将平凡岗位化为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梦工厂”。
赵琢萍在大学里学的是会计,曾经的梦想是当一名注册会计师。2012年大学毕业后,赵琢萍来到河口采油厂最偏远的英雄滩油田当了一名采油工。面对白花花的盐碱滩,荒凉与孤独让赵琢萍“对自己的人生一眼望到了头”。
直到有一天,赵琢萍在参加青年员工培训时,齐鲁首席技师、油田采油工技能大师隋爱妮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职业技能让她心头的阴霾一扫而光,“采油工还可以如此精彩?”
从此,赵琢萍有了新的梦想,工作起来更拼了。井场间,穿梭着赵琢萍到处问“十万个为什么”的身影。换盘根、调平衡、换电机时,手磨出泡都是家常便饭。在宿舍和家里,伏案学习成为常态,她几乎没有在12点半之前睡过觉。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油田第五届劳务派遣工职业技能竞赛上,赵琢萍以8分钟的速度打破了胜利油田碰泵操作的历史最快纪录。听到获得金奖的那一刻,导师隋爱妮喜极而泣:“这是她面对梦想的那份决心、执着和坚守,最终结出了果实。”
在赵琢萍的目标中,她不仅要当“比赛型选手”,还要当“创新型人才”。“2019年技术竞赛是我从一名普通女工走向技术攻关的转折点。”赵琢萍至今记得,当时,她提出用洗碗机原理改进油样桶清洗工艺,这个看似天马行空的创意,最终演变为蒸汽清洗装置,将化验效率提升3倍。2021年,以她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挂牌成立,17名来自生产一线的“土专家”组成攻坚团队,累计破解生产难题60余项,为胜利油田创造经济效益超千万元。
2022年,33岁的赵琢萍成为胜利油田最年轻的采油工技能大师。两年后,她又成为采油工特级技师。
由于拥有出色的业务水平和丰富的比赛经历,赵琢萍担任了油田职业技能竞赛教练,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和十几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每一位学员。河口采油厂采油管理一区责任技师孟伟是赵琢萍的徒弟,2024年在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采油工银奖。
5年来,赵琢萍签约带徒34人,其中2人在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2人在胜利油田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6人晋升技师,4人成为高级技师,两人被聘为主任技师。
2023年,作为一线技术工人典范,赵琢萍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先后提出页岩油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等8条建议。2024年,在赵琢萍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中,开始出现技术领域之外的内容,既有“抽油机载荷传感器校准规范”等技术术语,也不乏“社区助餐服务覆盖率”“知识产权保护盲区”等社会关切。
从采油女工到技能大师,从技术攻关者到全国人大代表,赵琢萍的故事里,始终跃动着石油工人的质朴与担当。在她看来,无论是解决0.1毫米的零件误差,还是推动打通惠民政策的“最后一公里”,都需要同样的匠心与执着。
(大众新闻记者 杨珂 通讯员 庞世乾 王杰远 海报新闻记者 李彦涵 李明宇 编辑 张春宇 设计 吕文佳 统筹 张春宇)
相关阅读:
开屏见“好”|十年徒步踏查5147个巢穴,她是守护湿地生灵的“羽翼卫士”
开屏见“好”|路遇高架桥车辆起火,辅警立刻停车扑救控制火情
开屏见“好”|全国劳动模范周云杰:扎根制造业37年,从“打螺丝”到掌舵海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