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是继春节后第二个较长假期,相比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将呈现出行范围更广、高峰时间更长、日均客流更大等特点。为认真做好“五一”期间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运行保障工作,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区委社会工作部等单位持续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闵行区区级机关志愿者坚守岗位,热忱接待,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和满腔热情,温暖八方旅客。
4月30日起,“今日闵行”“闵行组工”与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推出“春申机关先锋·党员在行动——‘五一’期间志愿者手记”系列报道。
5月1日,当出行的热潮涌向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一群身着志愿者马甲的身影以另一种方式点亮节日温情。来自区委组织部的11位志愿者,在交通动脉的重要节点化身城市向导,用组织工作者的严谨与担当,将温暖融入万千旅客的行程。
寄存柜难寻?用脚步“画”出坐标
“应该在B1层东侧?”这是第三次被旅客问及自助寄存点,但志愿者们依然给不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其实,在附近就有一个人工寄存点,但是部分旅客觉得该寄存点关门较早、收费较贵,无法满足他们想要随时取回的需求。
看着这些旅客拖着行李箱反复折返,志愿者蒋小星决定“探索”一下这片区域,找到合适的自助寄存柜。在直走拐过一个路口后,一块亮眼的黄色突然撞进他的视线——六个智能寄存柜整齐排列在一旁,液晶屏闪烁着“欢迎寄存”的字样。
“原来在这里,这下可以好好地指引了!”蒋小星拍下寄存柜,并在地图上做好清晰标注,发送到志愿者群中与大家分享。当又一次被问到自助寄存柜在哪里时,志愿者们微笑地说道:“过了地铁站牌,您可以在下一个路口右拐……”
出站口在哪?因陪同见证重逢
“绕了三圈也没找着人,怎么出去?”一位背着大背包、年近六旬的大爷语速较快地补充道,“我朋友在出站口接我,但是绕了半天没见着。”
听到大爷焦急的话语,志愿者龚甜甜意识到可能是因为“五一”期间人流量大,两人没接上头,于是安抚着说道:“大爷,您别急,跟着我去找。”
接过大爷的行李,龚甜甜一边带着大爷来到最近的南3出站口,一边和他的朋友通电话告知位置,两人正张望时,电话里传来一声“你转个身”,不远处一位老人激动地挥着手,大爷顿时笑逐颜开。
站厅像迷宫?三查法指引归途
这一方法如同指南针,将纷繁的信息变成清晰的指引,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迷茫的旅客能够找到自己的目的地,缩短思念距离的“最后一公里”。
“旅客有需要,我们随时在身边”,这是增援“五一”期间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运行保障工作志愿者们的共同想法,他们或安抚情绪、或解答困惑、或搬运行李,让紧锁的眉头舒展成笃定的笑容,让徘徊的脚步转变为利落的奔赴,在无形之中传递这座城市的温度。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