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承载几代人的生活轨迹与情感记忆的商城,原先是……丨老闵行的故事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5-02 22:32:25



崔鸿生,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质保部退休技师。著有《见物遇事说俗语》《小学生写作词林》。现为国际华语作家协会会员,江川文学社社长,惠南文学社会员。“今日闵行”与崔鸿生老师携手推出“老闵行的故事”。

三大章节、50篇文章、11万字……这是崔鸿生老师两年时间的成果。让我们一起记录闵行岁月,追梦闵行乡愁——

记忆里的西南商城

老闵行是上海的重工业区,是中国发电行业的摇篮,一些老工厂、老商城作为那个时代的产物,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演变,承载了几代人的生活轨迹与情感记忆,西南商城便是其中之一。西南商城坐落在沪闵路和新闵路交叉口,也就是在一号路和老街中间,它是老闵行的中心,周围是传统的居民区,交通便捷,有运行百年的徐闵线,有新开通的轻轨五号线,还有雄伟的闵浦二桥。

闵行体育场(网络照片)

西南商城原处是闵行体育场,后来才建成西南商城,这个小而全的社区综合体。我1968年来闵行时,车间带队的蒋师傅陪我们逛闵行,在体育场门前看了好一会,他自豪地说:我们闵行什么都有,看,还有这么大的体育场。我第一次进体育场是一个月后的一个星期天,那天中午,宿舍里八个小青工饭后没事就在闵行东游西逛,逛到了体育场,大家想进去看看。那天没有比赛,门口边上售票的小窗子也关着,有人提议我们大家进去看看,没人敢敲门,我说:我来敲门,你们说话。我上前猛敲一阵门,出来开门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叔。他说:你们有什么事?我说:我们是初来闵行的小青工,我们没来过体育场。其他的几个青工忙说:我们想进去看看。大家七嘴八舌地央求着。大叔出门看了我们一会说:进来吧,别乱跑,看一会就出去。那是我第一次进体育场,体育场周围是一圈跑道,中间是足球场。靠近沪闵路的西面墙边是一排高高的看台,东面有一排矮房,是办公室和运动员换衣休息的地方。

我第一次正正经经进体育场是1970年8月,上海国庆节要举行游行,游行队伍主要由上海几个大厂青工组成,闵行的“四大金刚”都参加了,每厂三四百人,这主要是厂子大能脱产拉出一批青工,而且大厂有卡车,便于调动。那时闵行游行训练就安排在闵行体育场进行,九月份大家才去人民广场集中训练。那时我们每天就在体育场来来回回走队步,要求步伐一致,口号响亮,我是每年游行的专业户,游行人员基本上都是固定的,这是便于训练管理。以后由于熟悉了,我还做过两次纵队长,带领指挥一队四十人的训练工作。

那时体育场一场足球赛票价一角五分钱,由于我体质差,对足球不感兴趣,所以一直没有买票进去过。直到1976年读工大时,学校组织大家到体育场看了一场足球赛,大热天,大家坐在足球场边的草地上看足球赛,也记不得谁跟谁比,只记得有三四次足球飞到我身后,我去捡过球。后来学校上体育课时也去体育场踢过几次足球。这就是我这辈子和闵行体育场接触最亲密的一段时期。

后来我结婚了,住在老街的南北大街,每天上下班都经过体育场,但我再也没进去过。直到八十年代后期,国家重视人民体质,要求各体育场所在不比赛的情况下对市民开放。体育场晚上热闹了起来,闵行大多数人都没进过体育场,现在对外开放了,大家你传我,我传你,晚饭后都相约到体育场散步。大家沿着球场周围的回形跑道散步,三个五个地并排竞走聊天,既锻炼了身体,又拉了家常。那时饭后到体育场散步的人多得像一条不停转动的人流带,这也成了当时闵行的一道风景。

再后来印象深的是有天上班骑车经过体育场,体育场里挤了一大群人,我进去一问,原来他们是在排队买浦东大众原始股,有人说不知道能不能买到,也有人说要上万元怕买不起,反正那时我也没股票这个概念,只是听了几句就去上班了。不久,体育场里搞起了家具展销,老街的居民没事都去逛了一遍,展销结束前组里有位师傅想给儿子买了一套胡桃木家具,要价一万元,她觉得贵了些。后来展销快结束时,老天爷下了几天大雨,家具都用油布遮住,厂家也懒得装回去,就开始折价出售,我那同事用八千元买了那套家具。

九十年代末,在体育场地上建起了西南商城,这是闵行地区继1958年建造一号路工程以来建造的最大的商业建筑,建筑有上下两层,楼上主要是卖家具,楼下主要是百佳超市,以及相伴的一个个医药、食品、服装、化妆品柜台。这是闵行第一家大超市,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新型商业城。2000年11月,我在商场楼上家具店买了一套3000元的中密度板家具,那是家具店关门前夕,原来家具要卖3500元,销售的小伙子给我看前面卖的发票。说马上关门了,顺便给你多带一套,但没有正宗发票,只有报价单。我提出床头靠板太直,加个可倚的斜坡靠板,小伙子说:行。这是我在西南商城买的唯一大件,用到了现在。百佳超市给我还有一个印象,那时刚流行购物送塑料袋,有人为了多拿一个袋子,付钱时常常将商品分二次付款,为的是多得一个塑料袋。

吉买盛超市

瓯盛超市

2008年,我买了架数码相机,给老闵行拍摄了不少照片,拍到西南商城时,西南商城的百佳超市已经变成好又多超市了,商城门前开膛破肚在建造闵浦二桥。好又多超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半价面包,超市的东南面有两排长长的面包柜台,每天晚上七点以后,所有面包打对折,引得许多闵行人晚上来购买。过了不久,听说超市管理不善,亏本了,关闭了。取而代之的是沃尔玛超市,可能是北面欧尚超市兴起的原因,这里客流量少了,不久也关门了。沃尔玛超市给我的印象是它的东南面是卖家用电器的,中间放着一个个小货架卖10元一个小电器,关门前一律打六折,我在那里买了个万能充电器,一对小扬声器。接着,西南商城变成了吉买盛超市,后来亏本经营也关闭了。西南商城变成了小菜场了,卖菜卖水果。由于附近居民少了,也由于在宾川路上出现了许多个体卖菜小店,电动工具厂处的小商业区形成也是一个原因。终于西南商城在开了最后一个瓯盛超市后关门了,我在关门前打六折时买了不少文具用品。

西南商城关门了,给老闵行人带来了许多不便,你想要买些东西就得到北面的欧尚超市,或者西面的永辉超市,两地都要跑半个多小时。于是老闵行人议论纷纷,有人说西南商城还会开超市,因为老街这个角没有大型超市,也有人说大概要做养老院了,因为这个地段经营超市常常亏本,反正说什么的都有。但是西南商城却像个谜似的一直空关着。

终于,2021年5月,乐坊·西南商城正式进入改造阶段。这次改造将一改老闵行陈旧的商业氛围,将清新、自然、健康的商业氛围注入居民生活,从而满足高品质的社区生活需求。老闵行人期待一个全新的、大气时尚的西南商城,更期待一个有厚度、有温度、有魅力、有实力的滨江新城区。

写于2021年11月29日
作者:崔鸿生
编辑:赵若楠
初审:陈依婷
复审:林心怡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