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第一教育 > 文章详情

综合评价方式与中外合作/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招生的多元选择

转自:第一教育 2025-05-02 20:08:55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评价方式中外合作/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招生因其独特的培养方式和多元的录取标准,为考生开辟了特色鲜明的多元升学路径,载着学子们驶向更加多彩的未来。

一、把握综合评价方式招生

说到高考的综合评价,考生与家长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可能是高考的综合评价批次。实际上,在高考录取中,本科提前批次的部分高校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招生模式——综合评价方式。这种选拔方式打破了传统高考“唯分数论”的局限,构建了“高考成绩+校测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

2024年,采用综合评价方式且在沪招生的高校有8所,包括——

上海2所:上海纽约大学、上海科技大学;

江苏1所:昆山杜克大学;

北京1所:北京外国语大学;

广东4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要通过综合评价录取这些高校,考生首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并参加高校组织的综合评价测试;其次,高考成绩需达到上海市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近年约500分左右);最后,获得录取资格的考生在本科提前批填报志愿。

现阶段报考要注意以下录取流程与事项——

报名阶段:部分高校(如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报名已截止,其他高校报名正在进行,考生需及时关注各校官网,提交报名材料。

审核与测试:通过初审的考生需参加校测或校园日活动,活动时间多为高考后、出分前(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除外)。

志愿填报:高考成绩公布后,获得相应学校综评入围资格且高考成绩达到特控线以上的考生可以在本科提前批次中填报相应志愿。本科提前批次设置了四个顺序志愿,其中,一志愿尤为关键。当然,上海科技大学仅凭高考成绩也可进行填报。

录取规则:各校录取方式多样,包括ABC档加分录取(上海科技大学)、AB预录候补(上海纽约大学)、“55模式”(昆山杜克大学)、“631模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73模式”(北京外国语大学)等。

此外,西湖大学首年在沪综评招生,具体招生方式以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综合评价方式招生录取是在本科提前批次中进行的,与之前开展的强基计划及综合评价批次招生没有冲突。如果考生被强基计划或综合评价批次录取,本科提前批次志愿则自动作废,而未被录取者的相关志愿就有可能生效。

二、把握中外合作/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招生

另一种升学选择——中外合作/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也越来越受到考生和家长的关注。中外合作/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高校以国际化教育模式、双学位培养为特色。和计划外招生的“2+2”“3+1”项目不同,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可获得中外两校学位证书,或内地高校的学历证书和港澳台合作院校的学位证书。这些学校犹如散布在华夏大地上的国际化教育繁花,为学生提供“不出国的留学体验”。

2024年在沪招生的中外合作及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的高校共有12所,包括——

在本科提前批次中用综评方式进行招生的高校4所: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在本科提前批次招生,但使用高考成绩招生的高校1所: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在本科普通批次招生的高校7所: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温州肯恩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北师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

后7所高校都仅凭高考成绩,在本科普通批次24个平行志愿中进行招生。2025年最终有哪些院校在沪采用综合评价方式招生以及有哪些院校是中外合作/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招生,以院校后续发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对于考生而言,多元选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建议考生根据自身特点做规划,对不同高校做好全面了解;有些报考要前置报名、参加综评校测,需要提早准备,避免错过关键节点。考生也可同时报考综合评价方式招生高校和中外合作/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高校,增加升学机会。


来源: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编辑:芮德贵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