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五一”去逛展,聆听西夏与马桥文明的对话!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5-02 17:52:06



嗨,闵行

嗨!家人们、友友们,休闲时分去哪玩?4月25日起,“今日闵行”版快乐指南来了!闵行文旅商体展新资讯、新场景和新体验一站获取,还有小编独家推荐、互动体验、不定期福利一网打尽,就在“嗨!闵行”!

假期里,去哪儿玩人少又有意义?正在马桥文化展示馆展出的“丝路遗珍——西夏与马桥文明的对话”展带你“穿越古今”,聆听西夏与马桥文明的对话!

该展览以“器以载道”为线索,通过陶文与西夏文、原始瓷与灵武窑、青铜器与金银器三组文明对话,展现了两大文化在文化交融、农耕文明以及制陶工艺等方面的共通之处,揭示了长江文明与草原文明在丝绸之路上的深层共鸣。

陶文与西夏文

马桥文化的陶器上发现了大量刻划符号,即“陶文”。这些陶文是寻找汉字起源的重要线索,代表了汉字萌生阶段的早期文字。

西夏的建立者李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仿照汉字创制了西夏文字,用来记录党项族的语言,将其称为“番文”,后世称为“西夏文”。西夏文字的创制完全借鉴和模仿汉字,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少数民族古文字中,西夏文是最接近汉文的一种。西夏文字和汉字一样,有偏旁部首,基本笔画也有汉字的点、横、竖、撇、捺、提等。

(西夏疆域变化示意图)

西夏文在当时社会应用十分广泛,从官府文书、法律条令、买卖文契到文学著作、书典辞书、碑刻、印章、钱币及佛教经典都曾使用。西夏文的使用延续时间很长,目前所知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最晚的西夏文文献是明朝中期保定石刻西夏文经幢,距其创制时间已有460余年。

原始瓷与灵武窑

马桥文化发现的原始瓷的瓷化率已经达到原始瓷的标准,同时已有了人工施釉的做法。原始瓷是马桥文化的重要成就,这一技术出现后得到迅速推广,为东汉以后成熟青瓷的发明奠定了重要基础,再后来,瓷器成为我们国家的拳头产品,在一千多年里风靡世界,并塑造了“陶瓷之路”,它有另一个名字,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海上丝绸之路”。

西夏建立后积极学习中原制瓷技术,发展制瓷业,受北宋定窑系、磁州窑系和耀州窑系的影响颇深,逐渐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陶瓷体系。西夏瓷器的种类涉及生产生活、建筑、宗教等各个方面。瓷器装饰技法上以剔刻花和施白色化妆土为主。釉色多为黑、白、褐三色。纹饰以牡丹、菊花、莲花等花卉为主。装烧方法采用顶碗覆烧、支圈正烧等方法。器型以扁壶、经瓶为典型代表。

目前在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均发现有西夏时期的瓷器窑址,其中较为著名的是灵武窑和贺兰窑。西夏瓷器从装饰题材和制作技法上都体现出文化交融的特征,见证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

青铜器与金银器

马桥文化发现的青铜器为工具和兵器,是上海地区最早的青铜文化。

西夏的金属器工艺精湛,纹饰优美,直接继承了中原熔铸、锻造技术,按质地可分为金银器、铜器、铁器等,用途涉及贸易、生活、宗教等领域,在纹饰风格和文化特征方面都体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马桥文化展示馆

开放时间:9:00—16:00(每周一闭馆,节假日正常开放)
地址:北松公路858号马桥古文化遗址公园内
讲解预约电话:64090122

《丝路遗珍:西夏与马桥文明的对话》
展期:2025年4月21日—6月30日

这个假期

相约马桥文化展示馆

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供稿:马腾平
编辑/初审:陈依婷
复审:林心怡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