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苏各设区市陆续发布一季度经济数据。纵观成绩单,各地总结用得最多的词是“开局良好”,具体来说,就是在实现“量”合理增长的同时,“进”的步伐更加稳健,创新引领作用持续增强,发展韧性和潜力凸显。
具体看数据——
南京:GPD达4718.70亿元,同比增长5.3%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18.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
南京工业生产稳中有进,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一季度,南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较去年全年提升3.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其中,南京文体产业表现亮眼。1—2月,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同比增长16.9%,其中,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与经纪代理服务增长32.8%。
消费市场增势较好,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一季度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3.11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3.2个百分点。得益于相关补贴政策,南京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4.9%、33.9%、21.7%。
投资方面,一季度,南京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3.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8.5%。新兴制造业领域投资较快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1.7%,新材料制造业增长146.1%。
总的看来,一季度,随着各项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南京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但同时,当前外部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国内需求增长动力仍显不足,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
无锡:GDP实现3789.21亿元,同比增长5.7%
一季度,无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89.2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
具体来看,第二产业拉动无锡经济增长2.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回升向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拉动经济增长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3.0个百分点,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较快,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4%、6.8%、6.7%,合计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
三大需求方面,无锡总体表现较好——
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在“以旧换新”政策措施以及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带动下,一季度无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1.44亿元,同比增长4.9%。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一季度,无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7.73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2%,成为拉动全市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
对外贸易韧性较强。一季度,无锡实现进出口总值1818.92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出口1250.99亿元,同比增长9.6%;进口567.92亿元,同比下降4.0%。
徐州:GDP实现2251.70亿元,同比增长5.9%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徐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51.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9%。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24.3亿元,同比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5%,家具类、通信器材类等消费分别增长23.4%、34.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89元,同比增长5.6%;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
透过数据看,一季度徐州经济运行延续稳定增长态势、实现良好开局,生产需求持续恢复、新兴动能加快成长、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发展基础较牢、韧性较强。徐州提出,下阶段,将加快推进重点工作落实,深度释放宏观政策效应,积极应对内外部风险挑战,全力巩固和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
常州:GDP实现2416.9亿元,同比增长6.1%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常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1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9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1107.2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1287.7亿元,增长6.0%。
一季度,常州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6.1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税收收入190.5亿元,增长2.6%,税收占比达84.3%。
前3月,常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规上工业34个大类行业中,25个行业产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73.5%。电子、机械、生物医药等行业分别增长11.4%、7.8%和7.0%。高技术制造业企业产值增长14.7%,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36.9%。新能源领域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新能源整车、动力及储能电池产值分别增长13.3%、16.5%。
投资运行方面,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增长10.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6.5个百分点。
消费方面,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0.3亿元,同比增长5.2%;对外贸易上,一季度实现进出口总额836.8亿元,同比增长12.8%。
苏州:GDP实现6095.68亿元,同比增长6.0%
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最强地级市”苏州表现依旧抢眼,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95.6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增速高出江苏全省0.1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稳中有升。苏州连续两年以“新年第一会”形式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实施“苏州智造十大行动”,加快构建“1030”产业体系,夯实产业发展根基。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增速比1~2月提高0.2个百分点。
服务业较快增长。一季度,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8.5%、8.5%和10.2%。
工业投资有力推进。苏州发布“扩投十条”,全力抓项目促投资,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一季度苏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8%,比去年全年提高3.1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拉动作用突出。工业完成投资535.5亿元,同比增长23.1%。
对外贸易增速加快。一季度,苏州实现进出口总额6325.2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1~2月提高2.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4031.7亿元,增长11.5%,进口总额2293.5亿元,增长0.6%。
新兴产业较快增长。一季度苏州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230.2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6.0%,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南通:GDP达3125.3亿元,同比增长6.0%
一季度,南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25.3亿元,同比增长6.0%。总体来看,南通这份“成绩单”亮点突出:
工业生产持续发力,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3.1%,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91.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0个百分点。
服务业较快增长,生产性服务业增势良好。1-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0%,比上年同期提高8.2个百分点。分行业门类看,列统的10个行业门类营业收入增速“8升2降”。
工业技改投资保持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提升。一季度,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南通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2%,设备工器具购置增长0.8%。
消费活力有所增长,线上消费增长较快。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9%,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家具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2.6%、63.0%、46.0%,合计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2.2个百分点。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胡兰兰 徐睿翔 陈珺璐
图片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