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新闻 > 文章详情

临沂法院多元化解劳动人事争议纠纷,审限内结案率100%

转自:大众新闻 2025-05-02 10:34:18

4月29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法院劳动人事争议审判工作情况并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裁审衔接机制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宋敬华介绍,全市法院高度重视劳动人事争议纠纷实质性化解,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助力企业健康发展,服务优化全市营商环境。

发挥审判职能,注重权益保护。2024年以来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数量与往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市法院积极化解劳动人事争议纠纷,案件调撤率为32%,审限内结案率100%,有力维护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针对劳动人事争议专业性强、政策性强等特点,全市法院建立健全劳动人事争议专业化审判机制,打造专业化审判队伍,强化类案指导确保同案同判,邀请省法院审判业务专家进行专题授课,举办案件发改分析和疑难问题研讨会,切实提高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审判质效。秉持“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的理念,坚持民生优先,开辟保护劳动者权益绿色通道,经开区法院组建“暖薪护益”速裁团队,欠薪等侵害劳动者权益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理,构建快立快审快执高效通道,及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健全工作机制,深化裁审衔接。全市法院联合人社部门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裁审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精细化裁审衔接工作机制。加强山东省劳动人事争议“裁审齐鲁通”平台的推广和应用,实现当事人证据材料一次上传、仲裁与诉讼全程共享,减轻当事人诉累。通过与人社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同堂培训、案件评查等机制定期梳理裁审衔接要点、统一裁审法律适用标准;对新类型案件、重大复杂案件,沟通交流裁判思路,统一裁判尺度,增强劳动争议裁审处理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为当事人提供明确的法律预期。2024年,市法院与市人社局联合印发《劳动人事纠纷府院联动座谈会会议纪要》,有效推动全市裁审衔接标准一致;指导经开区法院与检察院、沂河新区社会发展服务中心出台《关于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裁审检衔接机制的若干意见(试行)》,联合打击“劳动(职业)碰瓷”行为。

完善府院联动,推进多元解纷。加强与工会、司法等部门的沟通合作,积极融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类主体共同参与的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化解体系,推动劳动人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依托“法院+人社+工会”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工作机制,提前介入群体性劳动人事争议案件预警处置。充分发挥协商调解的基础性作用,将全市165个调解组织和314名调解员纳入特邀调解名册,在基层街道、矛盾高发行业、新业态企业增派调解力量,切实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人事争议的发生。平邑法院依托府院联动机制,提前介入某特种材料公司拖欠22名员工工资仲裁案,依法快速调解结案支持了劳动者合法诉求。2024年以来,全市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共调解成功劳动人事争议1800余件,提供法律援助服务2500余件,帮助劳动者争取到5000余万元的补偿,涉及工资、工伤待遇、养老保险补偿等项目,涵盖建筑、教育、服务多个行业。

延伸司法服务,高效赋能社会治理。坚持保护劳动者权益和维护企业健康发展并重原则,全市法院走进企业进行法律宣传和咨询,打造市中院“沂法护航”、兰陵法院“护航兰企、法佑陵商”等系列送法进企业普法品牌,通过“面对面”普法、“点对点”答疑,为企业送上精准法律服务。为助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临沭法院与工商联为全县40家中小微企业举办“预防与化解劳动争议”专题培训,精准对接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为增强企业依法经营和风险防范能力,蒙阴法院向县重点企业某轮胎公司发送《司法建议》,针对企业集中涉诉的法律问题提出合法建议,促进企业完善管理制度。

下一步,临沂全市法院将聚焦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服务保障稳就业,贯彻就业优先政策,加强审判指导,通过创新裁审衔接工作机制,构建府院双向互动的工作格局,积极推动新时代劳动人事争议审判工作呈现良好态势。

(大众新媒体记者 刘元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