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从“废品”到“艺术疗愈品”,浦东精神卫生中心以“无废”践行绿色责任

转自:浦东观察 2025-04-30 13:33:11


将固体废品减量与艺术疗愈相结合,曾经的废品转化为心灵“维修材料”,增加了“无废”创建的“有用”功能。浦东精神卫生中心(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把市级“无废医院”的创建过程内化为心灵疗愈的创新点



大眼睛,丝绒一般的白皮肤,十指纤纤,绣出团扇,画出漫画少女,80后患者小洁(化名)的好手艺有了新用途——将用过的药品包装纸盒修剪成收纳箱,再贴上她的绘画作品,再生为一个个艺术感十足的手工工艺品。“我的手艺有用了,感到我自己也有用了,而且整个创造过程是大家一起完成的,让我们增添了心灵的力量。”小洁一边描绘,一边用眼神引导记者把视线转移到教室里其他几位正在一笔一画创作的患者。



康复科护士长俞玮告诉记者,“艺术疗愈是我们的特色,绣花、绘画、串珠工艺……心灵与手的配合,个体与集体的配合,对心灵康复产生奇妙的效果。”而药盒是医院特有的可回收固体废品, 经严格消毒后,用于患者康复艺术创作,实现环保与疗愈双赢。



阳光庭院就像一个天然的能量场,让患者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感受到温暖与希望,增强心理复原力。



愈园是该院独有的心灵疗愈花园,正值春花烂漫时节,满园春色之中,一个绿色堆肥桶“埋藏”在累累蔷薇花底下——医院食堂推行"光盘行动",厨余垃圾等湿垃圾堆放在桶内,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果蔬残渣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医院疗愈花园的养护,形成"湿垃圾—堆肥—绿化"的生态闭环。



医院后勤保障科负责人顾俊透露,建设计划中的愈园二期,将建设雨水收集系统,通过“弃流-过滤-储存-回用”流程完成雨水收集和净化全过程,并循环利用于植物灌溉用水,实现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


目前,医院投资建设了先进的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生物处理与深度处理相结合的工艺;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医院污水进行采样检测,确保污水经处理后各项指标达标排放。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保障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安装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实时上传相关数据,动态在线监测污水流量。


据院感科科长倪鑫瑜介绍,该院以"智慧赋能、全程可溯"为核心,打造了医疗废物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体系。通过"智能医废车+云端监管平台"实现医疗废物"一码溯源、智能称重、路径追踪、云端预警",确保医废分类、收集、转运、处置全程规范化、透明化、可追溯。依托物联网技术建立"双码联动"智慧监管体系,严格落实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100%,以数据驱动提升管理水平,践行"无废医院"绿色责任。


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主任赵辉表示,将以创建市级"无废医院"为契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优化废弃物管理体系,探索更多绿色医疗创新模式,为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贡献精神卫生领域的独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