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在崂山区政务服务中心三楼的建设项目审批会客厅,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三个审批科室联合办公,为银丰玥美酒店项目并联办理了“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等4项审批,经过材料审核、对接相关部门现场核查等环节,目前已经全部办结,彰显了护航重点项目落地的“审批速度”。
重点项目是拉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日前,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报送的服务保障重点项目相关做法入选山东省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暨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优秀案例,为崂山区唯一,全市仅入选2个。据悉,为聚力推动重点项目早落地、早运营,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牵引,聚焦项目所需、企业所急,实现全链条提速、全周期提质、全维度提效,让“一流营商环境”真正可感可知。
全链条提速,联动落实“一张点菜单·全程帮代办”机制
据悉,青岛银丰玥美酒店属于省、市重点建设项目,位于崂山区香港东路185号2号楼,为26层五星级全服务高端酒店,总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高度99.98米,各种房型450间,餐饮总接待人数约1200人,会议总接待规模约1300人。
自2021年12月项目开工以来,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全程跟踪做好审批服务,为项目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配备项目管家,全链条提升审批服务保障能级。通过推出清单式服务,为酒店定制贯穿竣工备案到开业运营的全过程审批服务指引,联合住建、规划、市场监管等7个部门,台账式梳理14个审批事项,挂图作战、逐项销号,全力做好项目投产达效的“后半篇文章”。
前期,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联合住建、规划部门,抢抓周末时间,采取分段式联合验收路径集成办理消防验收、规划核实、房屋竣备等5项竣工备案手续,提升审批效能达80%。
全周期提质,重点建设项目全周期服务正式进入3.0模式
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锚定推动崂山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山海特色的世界旅游度假目的地,急企业所急、想项目所需,将审批服务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的6个建设阶段拓展延伸至贯穿主体登记到经营许可全周期的8个关键环节。充分发挥重点项目服务“金牌团队”集成攻坚作用,局内三个审批科室到建设项目审批会客厅联合办公,实现四证联办,变企业多头跑为部门内部跑,让企业高效办成经营许可“一件事”。
据悉,自建设项目审批会客厅启用以来,累计服务项目600余个,集成办理审批业务2100余宗,推动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园、歌尔科技产业项目等200余个项目加速竣工投产,平均联合验收率稳居全市第一。
线下提质增效的同时,崂山区的审批服务也进入了智慧化时代。在政务服务“虚拟大厅”AI公务员“小易”的助力下,企业网上办理更便捷,需要登录的网办平台一键直达,需要申报的材料一站填报,需要了解的政策一码知晓。根据AI公务员“小易”的智能导办,项目方工作人员网上提交了申办“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的相关材料,审批人员网上审核通过后,现场为企业发放了纸质许可证,并在网上发布了电子证,企业可随时领取。而这也代表崂山区重点建设项目全周期服务正式进入3.0模式。
“从项目开工到准备运营,审批人员全程跟踪、实时在线,跟我们一起完成各项手续的办理,把什么事情都想在了我们前面,这种高效务实的精神让我们很感动,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崂山一流的营商环境,让我们对开业运营非常有信心。”青岛银丰玖玺城酒店有限公司行政经理延俊杰说。
全维度提效,服务“打包”助力酒店早日开门迎客
银丰玥美酒店位于崂山区中心区域,毗邻石老人景区,为助力酒店顺利运营,抢抓旅游旺季消费高峰期,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服务前置、模式创新,结合项目实际整合推出批前辅导、模拟审批、容缺受理等一系列服务举措,无缝对接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现场核查,合力推动“食品经营许可”“公共场所卫生许可”“二次供水卫生许可”等事项高效办理,现场,审批局工作人员将3项证件文书送到了项目负责人手中。
据悉,为了帮助企业掌上查询、清楚知悉审批政策,降低办事成本,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还依托政务服务“虚拟大厅”AI公务员“小易”的智能问答知识库,颗粒化梳理各环节的审批事项,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政策60问》扩充至“100问”,通过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支撑,持续提升“一件事”办理效能,真正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
“我们树牢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持续拓展‘金牌团队’服务保障能级,根据项目需求推出定制化、精细化服务,尽最大努力让企业少跑腿、少操心,推动项目早落地、早运营。”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建设项目科负责人、银丰玥美酒店项目管家邵娟说。
据悉,为精准提升服务品质和住客体验,银丰玥美酒店自5月1日开始,将先行转入全要素模拟运营和测试评估阶段,为后续正式营业奠定良好基础。
下一步,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继续践行“最大便利为民、最大诚意助企”的服务宗旨,持续释放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红利,结合崂山区打造“7+4+1”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出一批示范性、标杆性服务场景,实现重点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流程再造、规则重构,将解决共性问题的经验做法固化为普惠性政策,为全市重点项目服务保障工作提供更多的“崂山路径”“崂山答案”。
(大众新闻记者 白晓 通讯员 招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