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绿色青浦 > 文章详情

为啥“人老腿先老”?揭秘其中的5个真相!中医5大方法教你养护膝盖→

转自:绿色青浦 2025-04-30 10:31:41

你会正确养护关节吗?

请收下这篇膝盖养护指南

了解如何养护膝盖~

01

我们的膝关节是人体中最大的关节,当我们平地行走、上下楼和蹲起时,主要都是膝关节在发挥作用,膝关节的屈伸是完成上述动作的关键因素。

我们每个人的膝关节出现疼痛症状的时间会早于其他关节。到了50岁,膝关节或多或少有点疼痛,甚至有些人不到50岁,就出现了双膝疼痛。恰恰迎合了那句老话:“人老腿先老”。为什么恰恰是这么重要的关节更容易出现老化呢?如果我们知道了个中原因,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保养膝关节,预防老化性关节炎的发生。

真相一

图源:健康时报

用得多 运动需要控制量

人类在站立位的每一个动作,都离不开膝关节。行走、跑步、跳跃、蹲起,膝关节的作用必不可少。一般正常人,每天生活需要的步数为一万步左右,还不算锻炼的步数。所以膝关节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就已经是多劳多损了。如果再有额外的运动,一定范围之内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一旦过量则会加速关节磨损老化。

真相二

图源:健康时报

负担大 控制体重为它减负

人体活动度最大的肩肘髋膝四大关节中,膝关节位于低水平,所以膝关节承受的体重是这四大关节中最多的。

肩关节和肘关节位于上肢,除了上肢重量几乎不承担体重,所以上肢关节退变的速度较晚,关节面软骨磨损程度也相应为轻。但是膝关节与之不同,是典型的负重关节,可以说负重是膝关节的主要任务。尤其是,不仅要负重而且还要活动,比如蹲起时,股四头肌强力收缩,牵拉髌腱,进而加压髌骨,导致髌骨和股骨之间的关节面就要承受远远大于平时的负荷。

同理在我们上下楼梯时,髌骨和股骨之间的关节面软骨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下楼梯时股骨和胫骨之间的关节软骨还要承受身体下降势能的冲击,也就是体重加上冲击,所以下楼时对关节的损害更大一些。

真相三

图源:国家医保局

结构复杂 避免外伤影响关节牢固性

膝关节的结构复杂,其由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髌骨三部分骨性结构组成,骨性结构表面覆盖透明软骨,起到减少摩擦和缓冲应力的作用,相互之间形成髌股关节和股胫关节。胫骨和股骨之间存在半月板,是一种纤维软骨垫,作用是增加活动过程中胫骨和股骨之间的接触面积,稳定关节并且分散应力,减少冲击力;还有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两者精妙配合维持膝关节屈伸过程中的稳定,如果这两条韧带有损伤甚至断裂,会导致膝关节不稳定,加速关节磨损老化。髌骨的远近端分别连接髌腱和股四头肌腱,膝关节两侧还有内侧和外侧副韧带。

上述的这些结构,有一个受损或是退变强度不够,都会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进而加速关节老化。

真相四

图源:健康时报

皮包骨 注意保暖别受凉

用“皮包骨”形容膝关节的状态再形象不过了,其周围没有肌肉的保护。由于膝关节周围没有肌肉,皮肤韧带和关节囊等结构的厚度较小,则膝关节容易受凉。

受凉后血管收缩,必然导致血流量下降,造成关节及周围结构供养不足,关节磨损后不能及时进行新陈代谢修复,会导致关节软骨容易磨损,及滑膜水肿发炎。久而久之,膝关节不可逆的损害就形成了。

真相五

关节软骨不能再生 防患未然及时修复

膝关节里的关节软骨承受巨大的压力,冲击力、摩擦、不稳定、滑膜炎和营养不佳都会影响软骨的完整,久而久之软骨会皲裂、剥脱、缺失,而且软骨一旦损伤到一定程度,则无法再生。

02

中医认为,骨关节炎发病以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根本,以外感风寒湿邪、气滞血瘀、外伤劳损为诱因。坚持正确养护膝关节,才能避免病情加重,提高生活质量。

1

适度运动

建议选择适度低强度户外运动,如游泳、羽毛球、八段锦等,还可配合下肢交替直腿抬高锻炼,每组15至20个,每日2至3组。坚持锻炼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减缓疼痛,增加关节稳定性。运动前后要充分热身,运动中做好保护措施,以避免关节扭伤。关节要节省着用,步行宜选择健身步道,日常莫久行久站。

2

科学爬楼

爬楼梯时要注意保护膝关节,上楼不着急,下楼可侧身迈步,这样能减缓关节软骨受力和扭伤,有条件时多乘电梯。有些人误认为多活动膝关节可磨掉骨刺,殊不知这样反而会加剧关节损害。

3

控制体重

超重者适当减轻体重可减轻关节负重,改善膝部疼痛,有助于恢复关节功能。想控制体重,除了适度运动还要控制饮食,适当增加蛋白质和钙的摄入。

4

防寒保暖

有些女性喜欢穿露膝服装,不重视膝关节保暖,易导致风寒湿邪侵入,阻遏经络运行,导致气血瘀滞。膝关节怕冷,建议天气寒冷时佩戴保暖护膝,穿着膝盖加厚的裤子,对膝关节有益。

5

穴位调理

可用拇指推按膝盖周围皮肤,再按揉鹤顶穴、内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委中穴。每次15至20分钟,每日2次,可以起到温经通络、散寒止痛、行气活血的作用,对缓解膝关节疼痛有较好的效果。

来源:人民网科普

编辑:沈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