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产业链深度调整的当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正面临诸多新挑战:不同国家间法律、税务、用工等方面的显著差异,成为横亘在企业国际化道路上的重重阻碍。仅凭企业自身单打独斗,能否顺利完成这场复杂的国际化“大考”?4月28日,静安区以一套创新的“出海服务包”给出了有力答案。
当日,在“高质量出海大会”上,静安区正式发布“全球服务商计划”出海服务包。该服务包不仅包含投前、投中、投后的全链路专业支持,还配备“出海服务券”“示范网点奖励”等政策工具,为企业全球化布局装上“政策助推器”,绘就“服务导航图”。
全链路服务矩阵:护航企业出海“全生命周期”
“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接众多中介机构,这些机构各自解决某一‘点’的问题,但企业更需要一个平台来系统性解决‘面’的问题。”静安区发展改革委负责人道出企业出海痛点。此次发布的“出海服务包”精心梳理50余家国际知名专业服务机构,构建起覆盖企业出海全周期的服务图谱。
在投前阶段,围绕咨询服务,由贝恩咨询、罗兰贝格、博睿咨询等机构提供境外投资模式规划、国别尽职调查、风险评估等服务,助力企业谋定出海方向。
进入投中环节,“融资+财税+法律+广告品牌推广+人力”的立体服务网络迅速铺开。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国泰海通、中国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等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境内外融资、保险等服务;毕马威中国、天职国际等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财税尽职调查与估值服务;方达、国浩等律所提供法律合规与知识产权保护支持;迈泉咨询、群邑广告等机构助力品牌本地化传播;仕卿人力、必博人力、米高蒲志等人力资源机构提供全球化人才配置方案,加速企业海外落地进程。
投后阶段,服务聚焦本地化运营和数智赋能。凯誉咨询、环瑀咨询等机构承接海外实体运营管理,宝尊电商、鼎捷数智等企业提供跨境电商平台搭建与ERP系统整合等服务,保障企业海外运营稳健前行。
“近年来,新能源、高端制造、数字科技等行业的出海需求增长快,中型民营企业成为出海新主力,它们对融资、合规、品牌出海等综合性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国泰海通战略客户部业务董事汪重光表示。国泰海通不仅助力本土企业通过境外上市、跨境并购、GDR发行等方式高效对接国际资本,还为海外机构“投中国”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政策“组合拳”:真金白银降低出海成本
为进一步激活服务生态,静安区打出三大专业服务业服务出海政策“组合拳”。
静安区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表示:“2019年,静安区提出‘全球服务商计划’,汇集具有全球资源的高能级专业服务机构。如今,随着出海浪潮兴起,我们推出奖励政策,旨在降低中小企业试错成本,支持更多企业‘走出去’。”
一是推出静安出海服务券,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每年最高可申领50万元额度,用于采购专业服务机构提供的“走出去”相关服务。
二是支持本土专业服务机构“走出去”,对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并提供企业开办、市场开拓、专业咨询等“三开一招一咨询”服务的机构,每三年遴选一批示范网点,每年最高奖励50万元。
三是激励专业服务机构服务企业出海,对成功助力企业通过绿地投资或并购实现海外布局的机构,按项目情况给予专业服务机构最高50万元奖励。
“服务券的发布,将切实减轻企业服务采购负担,激发企业‘出海’的积极性。”凯誉咨询(TMF Group)全球业务发展高级经理许亦靖表示,2024年,我们成为全球服务商成员单位,目前已服务300+以上中国企业出海,覆盖日韩、东南亚、欧美和中东。
作为上海专业服务业高地,静安已集聚超900家专业服务机构,今年以来服务出海企业和项目屡创新高。“全球服务商计划”不仅是静安服务国家战略和全市大局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全球服务商计划’,推动政策工具与服务资源深度融合。” 静安区发展改革委负责人透露,一方面强化服务协同,推动法律、财税、金融等服务模块在跨境并购、数据合规等场景中同步介入,压缩服务周期;另一方面优化政策效能,建立动态评估机制,根据企业需求及时调整服务包内容,确保政策精准适配出海实践。
(资料来源:区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