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关键节点,4 月 23 日 —27日,由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首届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骨干培训班”在浙江长兴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300余名县级融媒体中心一线业务骨干和专家学者齐聚长兴,围绕“创新、变革、效能”,共同探讨县级融媒体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在这五天的时间里,听大咖授课、扛设备实战、晒作品比拼、话融合心得…… 这场围绕理论、业务、实操、运营管理、技术实践的培训究竟有多精彩?让我们一起沉浸式回顾! 【开班动员】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在24日上午的开班式上,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新媒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思扬讲话;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承,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连坤明致辞;活动由浙江省记协主席、浙报集团社长、党委书记姜军主持。
刘思扬在讲话中指出,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主流媒体的基层前沿阵地,在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密切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使命。他表示,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是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重要一环。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做好基层新闻舆论工作,面临诸多挑战考验,希望大家顺应时代,以变应变,转变观念重用户,在传播渠道、生产方式、产品形态等方面与时俱进;革新技术优机制,以技术应用创新赋能内容生产、信息传播、用户反馈;拓展功能强服务,挖掘用户强需求、开发应用新场景,实现“新闻+”与“+新闻”的生态闭环。同时,希望大家保持定力,以不变应万变,坚定政治立场,履行职责使命不变;深入群众生活,为民鼓与呼不变;坚定新闻理想,守望公平正义不变。刘思扬说,队伍建设是贯穿干事创业、改革创新全过程的关键,本次培训班针对基层主流媒体面临的困惑难点,邀请多位专家授课,并设置实操练兵环节,推动大家在实战中交流战法、碰撞火花,希望大家珍惜机会,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充分交流。中国记协将矢志不渝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提供更好服务,建设更温暖的新时代“记者之家”。
【“大咖”亲授】为县融发展破局提供方法路径
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一线新媒体部门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宣传”、传播大脑、新华智云等媒体融合领域的9位研究学者和业界专家组成“豪华阵容”,带来最前沿的行业洞察!
在理论培训阶段,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宋建武从社会信息交互领域的新质生产力认识、媒体融合实践中产生的系统性新思考、基层主流媒体如何发展和运用新质生产力、当前基层融媒体中心运营的若干问题及破题方向,讲授《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基层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理论依据、方法路径。
在业务培训阶段,三位来自央媒新媒体的负责人结合大量生动案例、实战经验作精彩授课,让学员们看到了央媒的媒体融合打法、路径、探索,优质内容的策划、呈现、传播,及AI在媒体融合领域的实践应用和发展趋势。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主任钱彤以《价值为锚,拥抱全媒体时代新闻生产新变革》,率先提出“融合发展三问”,引出对媒体融合发展十年的思考。他结合实际案例剖析阐释传播内容生产的四大价值维度,即以情绪价值构建传播的“情感连接器”,以资讯价值锻造传播的“速度与精度”,以思想价值深挖传播的“精神穿透力”,以知识价值打造传播的“长效生命力”。
央视总台新媒体中心副主任王姗姗在讲授《居安思危 以变应变——系统性变革的思考与探索》的课程中,以学员、受众耳熟能详的爆款产品,解构央视新闻时政新媒体操作路径和创新表达,以秒级数据分析带学员解锁了平台算法推介机制的“密码”。“人工智能让我们看到了主流媒体的不可替代性”“守正创新是主流媒体的破局之道”,坚定了大家逐光而行的信心决心。
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副主任张意轩围绕“有意义”和“有意思”,与学员分享了融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路径探索。她表示:“要发挥好微力量,增加传播压强;营造共情空间,触发情感共鸣;增加产品交互含量,打造“超级参与感”;给优质内容增加技术思维的代码;化一为多,具备IP意识;从点状传播进入多品类全链条的全域传播;好产品要精耕细作和极致精神。”
同时,三位央媒大咖还纷纷向县级融媒同行抛出橄榄枝,打通央媒与县融共创共赢、双向奔赴通道,让基层媒体的声音能通过中央媒体放大声量,为县域发展贡献央媒力量。
传播大脑科技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张健为学员们带来了媒体融合技术之痛与破局之道的思考。他指出,做好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要实现从技术支撑到技术引领的转变,技术引领的核心仍然是为内容服务。媒体行业应提升互联网管理思维,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牢牢抓住核心领域关键技术。
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党委委员、副总编辑杨晓斌强调:“面向移动端,调整优化采编业务流程,有效建立新媒体供稿机制,以客户端为核心聚合体建立内容生产机制。从单一机构运营逐步迈向以产品运营为基础的组织管理体系。”杨晓斌以”南太湖号”为例,向大家阐述融合改革的路径,为提升媒体竞争力提供了新思路。
长兴县融媒体中心党委委员、总工程师郑琦与大家分享道:“指尖支付系统是在央行指导下,由长兴县融媒体中心自主开发、建设及运维的民生应用场景。通过构建线上支付结算平台,实现县内机关、企事业单位餐补的统一管理。”授课中,郑琦以生动的案例,展现了长兴融媒集团通过在民生服务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技术赋能实现破圈发展的标杆作用和示范引领。
中国记协抖音、微博团队负责人陈睿结合实践,为学员解开了传统视频与抖快短视频在选题、传播目的、新闻落点与角度、文字呈现形式、配乐、时效等方面存在差异的疑惑。并总结出九个打造短视频新闻爆款的高招。陈睿的讲解,紧扣新媒体传播特点,为传统媒体短视频创作、出圈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破局之道。他还现场建群,为县融借力中国记协抖音、微博团队的力量和渠道打造爆款产品提供通道。
“浙江宣传”编辑部李攀在授课时分享到:“要让主流声音重新进入移动端、主导互联网、尊重触达年轻人,就必须根据受众需求,把我们想讲的和读者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规律‘说理’结合起来。一言以蔽之,就是尊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规律。”李攀的阐述,抓住新媒体传播本质,为推动主流媒体在移动端传播提质增效给出了核心策略。
新华智云负责人张静分享:“鼓励地市级媒体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区域特点的融合发展路径,以业务、经营、行政等板块架构串联起智能主线。”张静的分享,立足基层媒体实际,为其借助智能化手段实现差异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次培训班还聘请8位在县级融媒体中心领域深耕多年、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资深媒体人作为“业务传帮带”导师。
【实操演练】协同创作,锤炼融媒业务硬本领
理论充电后,8名导师带领8组学员兵分三路,围绕民营经济、两山理念、乡村振兴三大主题,深入村镇、企业一线采访、协同创作。大家脑洞大开、各显神通,将所学所获生动运用到实践中,用镜头记录精彩瞬间,用创意讲述动人故事。
【结业仪式】爆梗不断的媒体人开放麦
结业仪式上,导师携8个小组上台展示各自作品,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结业仪式活脱脱成了媒体人的开放麦和脱口秀,让大家在紧张的培训、创作之余开发了各自的新技能,一个个爆梗令大家意犹未尽,彰显了县级融媒人的靠谱和活力。
结业式的尾声再次掀起高潮,8台无人机花落各组的优秀学员所在融媒体中心。培训赋能、设备加持,让大家看到了中国记协在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高质量发展上的用心和诚意。
【作品展示】精品荟萃彰显融媒新风采
01
“太湖9号公路”
“东平融媒”推出
《太湖9号公路——
99公里串起诗与远方》
02
民营经济
“丰城发布”推出
和平采风先导片
正片
番外篇
“从日常开始”推出
《老表寻“宝”记》
03
乡村振兴
“青州广电”推出
《顾渚答案》
《顾渚村里“卷”方言》
《又见顾渚》
《奶奶的顾渚时光》
【学员开麦】电量满满再出发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积极分享此次学习感悟和培训收获,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迸发。
第1组学员 杨彩霞 青海省大通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部记者
踏入长兴融媒体集团,“融通‘有意义’和‘有意思’”这一核心理念瞬间抓住了我的视线,也认识到技术是融媒体发展的强大引擎。此次学习,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让我看到了融媒体发展的无限可能。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后,我将把在这里学到的先进理念、技术和团队协作模式应用到工作当中,为我县媒体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2组学员 张伟 江西省丰城市融媒体中心 外宣主任
此次培训既是一次思想的淬炼,更是一场实战的洗礼。来自五湖四海的媒体同仁放下行囊便迅速进入“充电”状态,镜头里定格的是基层一线的鲜活故事,笔尖下流淌的是对融媒使命的深刻理解。面对县级融媒体“破冰”“出圈”的时代课题,我深刻认识到,吃苦耐劳是立身之本,创新创业是破局之钥,未来意识是前行之灯,未来,我将把所学所悟转化为行动,与同仁们携手并肩,为打造更有影响力的县级融媒阵地贡献力量!
第3组学员 李志文 河南省栾川县融媒体中心 政务服务部主任
有幸参加首届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骨干培训,与300多位同行在长兴共学共进。这场培训如同一场“及时雨”,既浇灌了理念,也滋养了实践。与团队并肩创作的日子让我深刻体会到:好的内容,永远需要脚底的泥土和心底的热忱。感恩中国记协和浙江记协搭建的桥梁,未来,愿以此次所学为舟,载着故乡的故事、时代的脉搏,在融合之路继续破浪前行。
第4组学员 郑俊宏 福建石狮融媒体中心 新媒体编辑
本次全国首届县媒骨干培训班的各类课程干活满满,既有理论又有实训。“运营城市”的概念极具启发性和前瞻性;“建设自有渠道”的观点更有紧迫性;“各类技术赋能融媒建设”更具鲜明亮点,对营收增利增益极大。各省精英云聚于此,采风实训中,从策划到制作处处体现“四力”风采。
第5组学员 杨军慧 上海市普陀区融媒体中心编辑
为期5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培训课程专业性强、干货满满,既有深入长兴当地的实地采风,让我切身感受到“富美长兴”的生态魅力与发展活力;又有行业顶尖专家的重磅授课,从内容生产到技术应用,为县融发展提供了前沿思路与实践指导。未来,我将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动力,创新传播方式,提升内容品质,为县级融媒体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第6组学员 王瑷萍 甘肃省甘谷县融媒体中心 全媒体采访部主任
这次培训不是简单的充电,而是一次行业剧变前的“战前动员”。作为从业十余年的“老记者”,在长兴可是开阔了眼界。县级融媒的转型不是一场被动追赶的赛跑,而是一次主动重塑的蜕变。不是那一串串令人惊叹的技术参数,而是重新校准了融媒工作的价值坐标。我们既要会煮陆羽的茶,也要会编程序的码。唯有在时代的沸水中沉浮,才能释放出属于自己的芬芳。
第7组学员 曹觉蓓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副总编辑(兼)
作为目前还是驻村第一书记的我,第一次参加这么高级别的活动,我一直都处于一个提思想、涨见识、振奋心的状态。我们经常说:记者,一直在路上。通过此次行走了1645公里的学习培训,我更加坚定了融媒人的信念,今后我将一路走着,记着,用眼去发现,用心去感受,更好的讲好桂平故事,传递桂平好声音,加油!
第8组学员 张雨烟 北京市大兴区融媒体中心 总编室科员
这次赴浙江培训,是我工作以来第一次出京,也是第一次深入参与采、写、拍、播的全流程实操学习。五天的培训不仅补上了我实践经验的短板,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不断学习、不断打磨业务能力的信心。我要以更谦逊的心态走进现场,用脚步丈量土地,用镜头记录变化,用文字和镜头讲好大兴故事。
结语:首届全国县级融媒体骨干培训班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媒体融合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歇。相信学员们将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各自岗位,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务实的作风,书写县级融媒体发展的新篇章。期待未来,他们能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绽放更多光彩,让县级融媒体真正成为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