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新闻 > 文章详情

风口财评|机械停车库不该成“鸡肋”

转自:大众新闻 2025-04-30 09:04:55

据《半月谈》报道,为缓解停车难,不少城市小区建设了机械停车库。但部分设备在实际应用中既用不到又拆不掉,变成停不了车的“僵尸库”,给群众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为什么不少车宁可占据通道,也不愿停进机械停车库?

首先在于设计与现实需求脱节。当下,新能源车、大型SUV、MPV等车型在街头巷尾愈发常见,可机械停车位的设计多以普通家用燃油车为标准。对于车主而言,方向盘稍有偏差,轮胎被挤压、后视镜被刮擦的意外便可能上演。而一旦车辆在入库过程中受损,责任归属问题如一团乱麻,无人能给车主一个清晰的交代,这使得车主们对机械停车库望而却步。

此外,还有设备年久失修带来的安全隐患。钢架锈蚀、机油泄漏等问题使得车主不敢轻易尝试。再加上操作流程繁琐,必须依赖专业人员的介入,而部分小区缺乏专人管理,机械停车位的应用状况愈发堪忧。尤其是在上班等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取车、停车的时间成本大幅增加,让车主们对机械停车位避之不及。

不过,这种错位引发的闲置和浪费,表面看是技术标准滞后,深层次还是规划失败的结果。在一些部门和开发商眼中,机械停车库似乎只是一个用于满足楼盘车位配比指标的“工具”,只看到了其占地小的“表面优势”,却对停车操作难度大、维护成本高等深层弊端选择性忽视,建设过程缺乏对车主实际需求的调研,闭门造“车库”,最终只能导致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机械停车库的建设初衷是为缓解停车难,绝不能任其在闲置中沦为“鸡肋”。要唤醒这些“沉睡”的机械停车库,使其重新焕发生机,需从多方面精准发力。

一方面,及时更新《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使设计标准契合汽车发展趋势,兼容更多车型;另一方面,严格机械停车库验收环节,杜绝敷衍充数情况,从源头把控安全质量。在规划设计阶段,深入开展调研,综合考量车主停车需求、车辆规格、停取车便捷性等多重因素,科学决策建设类型。同时,技术层面也需优化,提升车库智能化水平,简化操作流程,降低停取车难度。如此,才能让机械停车库成为缓解城市停车难的真正助力。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评论员 赵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