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社区里的95后音乐人:在闵行的生活,犹如爵士乐一般惬意优雅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4-30 08:04:37

头上戴着黑色针织帽,手中的鼓槌连连击打鼓面,敲出富有节奏感的节拍,台下的观众们跟着鼓点一起摇摆……在Livehouse中,主唱肆意高歌,而来自山东的95后鼓手张翔犹如定海神针一般,稳坐在舞台后排。


20世纪30、40年代的上海是爵士乐在中国的栖息地,如今在上海闵行的古美社区,爵士乐正在重新焕发生机。临近4月30日‌国际爵士音乐日,一起打开古美音乐人张翔的旋转“音乐盒

118路公交车,载着一路音乐梦

在张翔的回忆中,小时候,随身听、MP3的耳机一戴起来,许多中外乐队的歌曲就流淌进了耳朵。打鼓不用唱歌,那我就学打鼓吧”,他调侃,唱歌跑调的自己就这么走上了打击乐的“不归路”

“老家是小县城,学鼓的地方少得可怜,自己每次都要坐一辆118路公交车,再走路到上课的地方,大概要花九十多分钟。没有条件天天去教室,就在家里练习,乒乒乓乓的打击乐声几乎伴随着他整个高中时期。

拿着鼓槌、装起鼓架,张翔带着音乐梦走过青岛、北京、上海多个地方,组建过乐队,也当过打击乐教师。“在北京通州买菜的时候,一个人看到我的穿着打扮便问,‘你也是玩音乐的吧,我这有个demo,要不要听听?’我跟着他去了音乐工作室,一聊就聊成了朋友。这样的奇遇,也是音乐的魅力所在。

学生家长为张翔绘制的肖像

“我们攒一个乐队吧!”2023年,的乐队梦又在苏醒,他和圈内的学长一拍即合,准备做一个结合流行和民族的乐队取名为东汜九乐队,陆续在网络平台发布了6支单曲

最近,张翔正忙着面试琵琶、古筝乐手,让乐队的声音更丰富。

同一首曲子,敲出师生难忘回忆

漫步在古美街区,张翔惊喜地发现,绿地广场上矗立着爵士人物雕塑,爵士音乐演出每年连番上演。古美生活中流淌的浪漫音符,让这位音乐人的细胞动了起来。张翔选择定居古美,这一住就是5年多

于是,张翔在古美找了间三十多平方米的鼓房,创立了鼓狗打击乐个人工作室,教小朋友打鼓。没课的时候,这里就是他和乐队的排练室

“小家伙”是他对学生的称呼。曾经的学生小戴去往澳大利亚留学后,还和他保持着联系,两人像朋友一样聊天。得知小戴找了新的打击乐老师继续学习,跃动的鼓点在海外仍未停歇,张翔很欣慰。

一位青岛的学生是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的,孩子爸爸时常和张翔在微信上聊孩子的近况。收到孩子顺利考上高中、大学的消息,张翔仿佛见证了孩子的人生轨迹,心里特别有成就感。

记得十来年前,刚开始打鼓第一首完整的曲子就是这首歌。没想到现在又有学生主动说,想演奏这个。果然人生就是一个莫比乌斯环。张翔在朋友圈里记录下自己和“小家伙”们的动人瞬间。

踩着鼓点节拍,音乐流淌到社区街角

有自己热爱的事业,享受着慢节奏的生活,张翔形容,“在古美的生活,犹如一首爵士乐,惬意优雅。”后来,小区里认识了热情的党总支书记马翠华马翠华得知他的特长后,便鼓励他秀秀才艺、做些公益。

攒起来!”去年,张翔开始鼓捣起了小军鼓社区公益活动。招募通知发布后,60多份报名信息纷至沓来,经过初步筛选,28人的班级就这么热热闹地开班了。

在随后举办的“风从古美来”社区演出中两个孩子表演鼓独奏。张翔还记得,家长非常高兴,呼朋引伴来看演出,“嗷嗷发朋友圈。孩子演出完大汗淋漓,那天其实不热,是紧张得出汗了

令他有些遗憾的是,由于老师就他一个,鼓房也比较小,大家学习进度不一样,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于是今年,他还想继续尝试一下。

吸取了团队不稳定,学员易流失的经验,张翔设想这次采8—9人的小规模班级,经过半年的练习,让孩子们懂得乐理,学会基本功。“学乐器不是小打小闹,家里练习也必不可少,希望我们最后能达到上台演出的标准。这位爽朗的山东汉子有话直说

去年国庆假期,“爵美魔都”古美爵士音乐啤酒节在龙茗路十尚坊商业街举办,很多国内外乐队在现场掀起了音乐热浪,让张翔颇为激动。在随后的人民城市议事厅基层治理暨专题民主协商大讨论活动中,他也去凑了凑热闹。“调音台、舞台监听、乐器,我那边都有。”在讨论中,他表示乐意提供一些设备和技术上的支持。

张翔乐于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欣赏音乐、爱上现场演奏,也期待着孩子们的小军鼓团队能站上更大舞台。

稿:古轩
编辑:林心怡
初审:陈梦玲(实习)
复审:石思嘉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