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离境退税新政全面落地,起退点从500元降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提升至2万元,叠加“即买即退”全国推广,为外国游客打造了“购物即省”的消费闭环。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坐拥长三角区位优势、制造业集群和文旅资源,正迎来将“流量”转化为“留量”、以消费升级撬动外贸增量的新机遇。
做好“找上门”的外贸生意,首先要打造特色消费地标。我省旅游资源丰富、商业重镇密集,制造业发达,丝绸、工艺品、电子产品等,都是外国游客感兴趣的商品。在吸引大量外国游客的同时,南京新街口、苏州观前街、无锡太湖广场等核心商圈应当率先实现“即买即退”全覆盖,形成退税点“随处可见”的便利网络。除了在主要景区的购物中心增设退税专区外,还可根据各地文旅资源差异,因地制宜推出一些“自选动作”,如苏州园林推出丝绸刺绣“非遗退税专区”,南通家纺城试点“线上预订+线下退税”模式,连云港港口商圈主打海产品免税包装出口,形成“一城一策”特色。
做好“找上门”的外贸生意,还要提升本土商品竞争力。江苏拥有很多小而美的本土“爆款单品”,它们已经“名声在外”,比如扬州漆器、宜兴紫砂、镇江香醋等。此时,可以借助送上门来的外贸生意,顺利走向世界。还可以提前谋划,力争拓展一批高附加值产品。比如,将本地生产科技含量十足的电器和电子产品纳入供应链,推出“江苏限定版”,利用2万元退税上限吸引大宗采购。还可以尝试推动“退税商店+跨境电商”联动,试点“现场体验—线上下单—海外直邮”模式,将短期旅游消费转化为长期跨境订单。
做好“找上门”的外贸生意,更要打造精细化服务样板。新政施行后,先到一步的外国消费者在纷纷“种草”的同时,也有人对语言交流和电子支付会不会存在障碍而感到担心。这提醒我们,首先,要培训“双语退税管家”,提供私人购物顾问服务,解决游客从商品选择到退税申报的全流程需求。其次,要依托江苏数字政务优势,开发多语种退税小程序,实现“扫码预审—即时到账—离境核验”全流程线上化,将单笔退税时间压缩到极致。再次,还可以在全省各国际机场设立“离境退税快捷通道”,配备多语种导购机器人,解决语言障碍和流程焦虑。此外,还应尝试设立外卡支付纠纷快速处理基金,承诺争议款项先行垫付,保证购物和退税的“丝滑”体验,提升消费安全感。
离境退税新政的本质,是将“外贸战场”前置到本土消费场景。我省若能以“即买即退”为支点,串联起文旅吸引、商业转化、产业升级的全链条,不仅能将吴韵汉风、水润江苏转化为真金白银的外贸增量,更能让世界通过“江苏购”的窗口,重新认识中国制造的品质魅力和创新活力。这场“找上门”的外贸机遇,考验的不仅是商业嗅觉,更是一个地方在全球消费版图中重新定义自身价值的能力与魄力。
(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