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每一次“吃撑”,多个器官会受到伤害

转自:上海杨浦 2025-04-29 19:23:04


你有没有过吃撑的经历?解开腰带还是撑得直不起腰,想吐却吐不出来,翻来覆去睡不着……

偶尔大吃一顿,也会对器官造成伤害,甚至带来更危险的后果。吃撑一次,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大餐后应如何补救?

01

怎样才算“大吃一顿”?

胃是一个具有可伸缩性的食物“容纳器”。当人体处于完全空腹状态时,成年人的胃容量(以可承载的固体食物和汤水计算)为50—100毫升,体积大约等同于两颗草莓的大小;当正常进食至八分饱时,胃容量会扩展到800—1200毫升,差不多相当于喝掉1—2瓶矿泉水的量。

而当人们“吃得过饱”时,进食量通常会在正常食量的基础上至少增加30%,此时胃容量甚至可能被撑大到2000—4000毫升,体积足有一个西瓜那么大。

除了从容量角度衡量,“大快朵颐”一顿还可以表现为在短时间内过量摄入高脂肪、高糖分或高蛋白质的食物,例如火锅、蛋糕、炸鸡等。

偶尔有一两次超量进食倒也无妨,但要是经常性地过度进食,背后或许存在多种诱因:

▼激素失调

人体分泌的瘦素与生长激素释放肽,都属于“饥饿调控激素”,它们的分泌量通常在饭前上升、饭后下降。

睡眠品质不佳、运动量匮乏或是蛋白质摄取量不够等因素,都会扰乱这两种激素的正常分泌节律,进而刺激食欲。像甲亢、糖尿病这类内分泌方面的疾病,也可能致使人进食量增多且饿得更快。

▼零食引诱

很多人的家中、办公位上常常备着零食,伸手就能拿到,不知不觉间就会吃下不少。要是恰逢聚餐场合,食物分量足、种类繁杂,食欲更容易被激发出来。再加上聊天等社交活动分散了注意力,人们就更容易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进食过量。

▼情绪驱使

当面临压力、遭遇情感挫折或者感到孤独时,“用美食犒劳自己”成了不少人宣泄情绪的方式。这种情绪化进食行为能够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促使多巴胺分泌,让人获得短暂的愉悦感受。

▼节食反弹

正在减肥的人群可能会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原因在于他们日常饮食控制得过于严苛,致使皮质醇(一种压力相关激素)水平升高,阻碍了饱腹信号向大脑的传递,增强了食欲,让人更渴望摄入甜品、奶茶等高热量食物。

02

吃撑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从表象上看,偶尔一两顿暴饮暴食似乎不会带来显著的不良影响,但身体内部或许已经陷入混乱状态,后续甚至会加剧代谢系统的失调,进而诱发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脂水平升高等一系列问题。

1

心肺遭挤压

人体内部空间本就有限,当胃部在短时间内急剧膨胀至正常进食体积的数倍时,就只能挤压心脏、肺脏等其他脏器的生存空间,导致肺部扩张受到限制。

所以,在短时间内大量进食之后,人们往往会感觉“撑得难以呼吸”,还可能引发呼吸不畅、胸前区域不适,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心绞痛发作等情况。

2

胃部遭“炙烤”

在正常情况下,胃部消化一顿餐食大约需要2—4小时,然而在享用一顿大餐之后,即便胃部加大胃液的分泌量,也需要6小时左右才能将食物完全消化。

部分胃液还可能反流至食管,引发胃部灼热感,也就是俗称的“烧心”症状。更有甚者,少数人的胃壁由于过度扩张,会出现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引发局部组织坏死、出血,甚至胃穿孔等严重后果。

3

胰腺会“内耗损伤”

胰腺作为人体第二大消化腺体,会因大量高脂、高糖食物涌入而被迫高负荷运转,增加胰液的分泌量。若胰腺无法在短时间内顺畅排出胰液,就会启动“自我侵蚀”机制。

倘若同时大量饮酒,胰腺局部受到酒精刺激,很可能出现炎性反应,进而更易引发急性胰腺炎。病情轻微时,会引发剧烈的急性腹痛;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4

免疫遭“拉胯”

研究表明,一顿突如其来的高脂丰盛大餐,足以让全身免疫系统陷入短暂的“低谷期”,使肠道对致病菌的抵抗力下降。简单来讲,每享用一顿大餐,就相当于打开了一扇限时开启的致病菌感染“风险之窗”。

03

大餐后“补救”很重要

大餐后的次日,即便食物已基本被消化殆尽,体内各大器官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与代谢紊乱,仍需进行妥善的调养呵护。

1

分次适量补水

高脂、高糖类餐食中,钠元素的含量通常偏高。通过足量饮水可助力身体加速代谢循环,建议适当增加白开水、淡绿茶或鲜柠檬水的摄入频次,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全天饮水量控制在2000—2500毫升,以推动钠元素快速排出体外。

2

增补膳食纤维

大餐往往存在蔬果配比失衡的问题,易导致肠道蠕动迟缓、便秘等困扰。膳食纤维能激活肠道动力,加速食物残渣排出,建议多食用黄瓜等高纤维蔬果,同时搭配香蕉、土豆、海带、菠菜等富含钾离子的食物,协同促进钠离子代谢排出。

3

激活肠道活力

建议餐后20—30分钟开展低强度活动,例如原地站立、缓步慢行,可缓解餐后饱胀不适感。

若腹胀症状持续较久,可按需服用健胃消食片、复方消化酶胶囊等助消化药物促进胃肠排空。次日可酌情安排平板支撑、哑铃训练等轻量级力量训练,加速体内过剩糖原与多余热量的代谢消耗。

为避免给身体增添额外负荷,部分人选择在大餐后刻意节食甚至断食,这种做法可能适得其反,反而加剧胃肠道黏膜损伤。建议维持三餐规律进食节奏,但需注意减少薯片、炸鸡等高热量精加工食品的摄入频次。

若餐后出现频繁呕吐、持续性腹痛、持续性发热、水样腹泻等异常症状,需警惕胃穿孔、急性胰腺炎、急性肠胃炎等急症风险,应尽快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

资料丨央视新闻

编辑丨李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