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和重要财产,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资源。本市各涉农区在依法维护农户宅基地合法权益,严格规范宅基地管理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积极探索盘活利用闲置农房的有效途径,涌现了一批好的做法和典型,为优化土地资源效率、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奠定了重要基础。即日起,上海三农推出“‘闲置’盘活”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崇明区港沿镇合兴村立足现有条件,积极盘活闲置农房,成功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2022年以来,合兴村共盘活利用闲置农房61宗,其中包括农户个人经营42宗、委托集体经济经营12宗、委托社会资本经营7宗,打造了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花漾乡村。
凝聚多方合力,打造红色文化高地
合兴村位于崇明区港沿镇的东部集聚区,村域面积约4平方公里,人口近3000人。在盘活闲置农房的过程中,合兴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成立工作小组,广泛召集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志愿者代表、文艺爱好者等骨干力量,通过民主协商、共谋发展,为盘活闲置资产再利用工作出谋划策,多方协同作战共同推进闲置房屋利用项目的落地。
合兴村还成立了港沿花家党建联盟,不定期开会交流,共享资源,共议产业发展,共商现有闲置农房、房屋再利用的新途径。同时,村组织积极支持本村农户盘活利用自家闲置农房,建设“小三园”,美化人居环境。
在党建引领下,合兴村成功将闲置农房盘活为“51号地下兵站”红色教育基地、“红帆之家”红色党群宣传阵地、合兴驿站便民服务站点等,传承红色建党精神,为党建服务增益,同时绵延了乡村历史文脉,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明乡风。
培育内生动力,打响“花漾民宿”品牌
近年来,乡村旅游热度高居不下,产业发展带动农文旅融合也逐渐成为乡村闲置农房盘活的另一种重要模式。
2023年3月,合兴村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园正式成立,花卉苗木、绿色果蔬、生态养殖等产业在合兴村区域集中连片发展。依托这一发展机遇,合兴村以盘活利用闲置农房为抓手,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成功打响了“花漾民宿”品牌。
在村组织的牵线搭桥下,上海源怡智慧花卉园、虹华国际菊花园、春蕾花卉专业合作社等花卉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纷纷入驻合兴村,为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注入了源头活水。这些经营主体累计盘活闲置农房49宗,用于经营民宿、餐饮和员工宿舍,形成了源怡花园民宿等典型。如今,合兴村在合五公路、向阳河周围形成了乡村新业态集聚发展,共有民宿6家,果蔬生产基地5家,养殖基地7家,成为乡村经济的新增长点,实现了农户、经营主体、村组织三方共赢的新局面。
提升服务能效,促进村民安居乐业
在盘活闲置农房的过程中,合兴村不仅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还注重服务能效的提升,规划建设党建服务点“合兴驿站”等服务设施,为游客们提供游线的导览、民宿的咨询、便民药箱以及免费的充电等服务。同时“合兴驿站”也是面向新业态就业群体的服务驿站,炎热的夏天这里精心准备了清凉解暑的用品,让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可以进来歇歇脚、喝口水,为户外工作者送去一丝清凉和关爱。
结合合兴村现有花卉、果蔬、养殖等产业基础,通过盘活闲置农房和住宅用于经营民宿、餐饮等,合兴村还带动了本地农民就业,促进了村民增收。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实现了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盘活闲置农房、集体建设用地等“沉睡资源”对于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公共服务效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如今的合兴村,盘活的闲置农房已变为乡村文化和产业发展的点点“繁星”,小岛乡村也变为清新自然、和谐宜人的诗意家园,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
文: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