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交汇点 > 文章详情

江苏六部门亮实招,为经济大省挑大梁夯实质量“硬支撑”!

转自:交汇点 2025-04-29 18:11:10

质量兴则经济兴。作为经济大省,江苏近年来在标准引领、品牌培育、质量监管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连续三年在国家质量工作考核中获得A等次。接下来,江苏如何以更实举措打造质量强国建设省域范例,为经济大省挑大梁夯实质量“硬支撑”?

4月29日,江苏发布《“品质江苏”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六大行动”和21条举措。确定“任务书”后,“路线图”如何制定?今天上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全省六部门纷纷亮出实招。

发布会现场 打造更多精品,擦亮“苏字号”品牌

“我省6个品牌入选世界品牌500强榜单,数量位居全国第二;37家企业上榜‘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较上年增加3家。”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岳以一组数据简要概括江苏2024年品牌建设成绩单。

为助力江苏品牌做大做强,省发展改革委已连续7年组织企业参加国家发展改革委的中国品牌日活动,去年江苏品牌展馆组织60余家企业亮相中国品牌博览会,充分展示了全省品牌建设成果。王岳表示,省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参与推动品牌创建行动,进一步提升“苏字号”品牌的知名度和整体形象,以品牌建设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如何让更多“苏字号”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孙沪兵介绍,此次发布的《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开展“品牌创建行动”,该行动部署了江苏品牌矩阵、加强品牌宣传保护两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根据方案,江苏将新认定“江苏精品”200个左右,并推进中华老字号“一企一策”“一品一策”专项行动,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引领性的老字号品牌,还将开展“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

群星璀璨的江苏品牌中,“鱼米之乡”的牌匾上可谓精品荟萃。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张耀春介绍,截至2024年底,全省地理标志农产品141个,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经营培育计划农产品品牌达到15个,总量居全国前列。

如何推动更多品质好、品牌响的“苏字号”优质农产品走向市场?张耀春表示,接下来,省农业农村厅将围绕品质江苏建设,继续聚焦“产得出、卖得好、效益高”目标,深入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行动,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地理标志农产品,并将扩大农业品牌精品资源池,建立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部省联动打造一批行业领先的品牌。

提振消费信心,搅动市场“一池春水”

夜游古巷,百年前的市井繁荣款款入梦;泛舟湖上,白塔画舫落入江南水乡;流连花海,千万朵鹅黄自风起处翻涌,被船头撞碎的花影在青荇间沉浮……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全省文旅市场继续保持人财两旺,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占全国的10.59%,比重保持全国第一。

“未来,我们将深入‘家门口’看大展、赏好戏、享非遗系列活动和公共文化服务‘双千计划’,推动更多文博场馆和旅游景区延长开放时间,开发文创产品,打造夜游项目。”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钱宁介绍,近期省文旅厅正结合落实增量政策,对演唱会、音乐节、游轮游艇、入境旅游、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抓紧兑现一季度奖补,打造更加丰富立体且多元优质的文旅产品。

据了解,江苏已提前举办今年文旅消费推广季,策划推出共4大类17项重点活动,相关活动还精准聚焦银发游、亲子游、周末游、研学游、团体游等多元客群需求。

当文旅市场呈现一派春光,各类消费活动紧跟其后,催生出全域联动的消费新生态。

“‘苏新消费·夏夜生活’主题促消费活动上,我们会发布首发经济促消费文件,并举办外贸优品中华行江苏站第二场活动,大力推荐江苏出口品牌。”省商务厅副厅长吴海云表示,“苏新消费·苏彩焕新”试点活动也于近期启动,全年将投入1800万元在南京、苏州、无锡等设区市进行试点,持续扩大大宗消费。与此同时,全省将培育50个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上线全省夜间消费电子地图,构建“烟火气、江苏味、国际范”的夜经济品牌。

擦亮“放心消费在江苏”名片,离不开消费环境的共治。孙沪兵表示,省市场监管局正会同相关部门细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的具体落实举措。“下一步,全省计划每年培育1000家放心消费商业网店、直播间、餐饮店、工厂等基础单元,打造一批放心消费市场、商圈、景区等消费集聚区。另一方面,拓展一批7天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承诺。”

推进质量提升,为发展提供“硬支撑”

翻开《行动方案》,“质量”一词被频频提及:构建质量强企梯度培育体系,帮助2000家小微企业实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深入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力争全省制造业产品、消费品质量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培育一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公路工程竣工验收优良品率达95%以上……从小微企业到重大工程,一项项清晰而务实的安排凸显出江苏对质量的重视一以贯之。

质量是发展的硬支撑,也是企业的生命线。作为工业大省、制造大省,制造业领域的质量提升是品质江苏建设的重要板块。

“在品质江苏建设中全方位提升企业质量水平,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重要方向,而构建智能工厂梯度建设体系正是其中的关键一环。”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余雷表示,接下来,全省将每年推动1万余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基础级智能工厂建设,2000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开展先进性智能工厂建设。同时,全省还将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每年推动1万家以上创新型中小企业实现单个细分场景的效率提升,推动约300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产品生命周期、生产执行、供应链和管理决策等多场景持续提升数字化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行动方案》作为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及江苏实施意见的阶段性行动指南,其中部署将与质量强省建设任务衔接,力求具体、明确、可落地。

孙沪兵介绍,对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首席质量官覆盖率等重要指标,《行动方案》结合最新情况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比如,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在《关于深化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中要求达到82分以上,在《行动方案》中将满意度目标提高到83分以上。对提升工业品消费品质量、实施全产业链质量管理、提高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等要求,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提出细化举措。对质量分级、质量追溯等质量治理创新模式,明确当前推进的重点领域,比如,《行动方案》提出围绕重点消费品开展质量分级,倡导优质优价。”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苑青青 柏丽娟